群眾建言匯聚合力 廈門湖里區“十五五”規劃開門編制
2025-09-08 12:13:00?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鄒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未來五年,廈門市湖里區將如何發展?這個關乎城市格局與百姓生活的重大命題,并非單純由政府“閉門寫方案”,而是通過“開門問策”的方式,廣泛聽取群眾與企業的聲音。2025年5月起,湖里區發改局啟動“十五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把社會期盼、基層智慧、企業經驗與群眾意見納入規劃編制全過程,讓改革路徑在群眾參與中更加明晰。 截至目前,問卷平臺已累計收集上千條建言,涵蓋產業升級、公共服務、交通出行、教育資源、養老保障等多個領域。這場由群眾深度參與的規劃編制,不僅提升了規劃的科學性和精準度,也讓改革與發展的藍圖更加接地氣、更有溫度。 群眾參與:規劃更有煙火氣 “能否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多考慮停車位?”“希望多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年輕人創業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一條條建言,生動展現了群眾的關切。 在湖里區江頭街道的社區群里,居民們熱烈討論規劃意見;在區屬企業的座談會上,代表們紛紛提出產業與人才政策訴求;在學校、社團和行業協會中,青年學生、行業專家也積極參與,把自己的思考寫進調查問卷。 “規劃編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紙面設計,而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一位退休教師說。正因為有群眾廣泛參與,規劃方案才能更貼近民生需求,更契合發展實際。 湖里區還注重回應機制。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區發改局通過第三方機構進行分類整理、科學研判,并將典型建議反饋給相關部門,避免“只收不理”。這種閉環機制讓參與者切實感受到意見被重視、訴求能落地。 企業聲音:改革更有針對性 作為廈門重要的產業集聚區,湖里區的發展離不開市場主體的力量。在“十五五”建言獻策中,企業群體是重要組成部分。 一家外貿企業建議加大跨境電商物流和金融支持力度;一家制造業企業反映希望加快技改補貼政策落實;新興數字企業則提出要打造更多開放的應用場景。“企業的建議往往直指營商環境的痛點,也是推動改革的重要依據。”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體驗官制度、政企座談會和在線建言渠道,湖里區把企業的意見匯聚到規劃中。這不僅有助于優化營商環境,也為未來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一線參考。正如一位企業代表所說:“我們既是發展的參與者,也是改革的推動者。看到自己的建議寫進規劃,很有獲得感。” 開門問策:改革更有凝聚力 “群眾參與是改革的最大底氣。”在湖里區看來,編制“十五五”規劃不僅是技術任務,更是一次治理方式的創新。 通過問卷調查、意見征集、專家論證和群眾反饋,湖里區探索出一套“開門編規劃”的制度化路徑。它打破了過去“政府寫、群眾看”的單向模式,變為“人人建言、共同謀劃”的互動過程。 區發改局負責人表示,今后規劃實施過程中還將延續群眾參與的機制,定期開展評估和反饋,讓規劃不止停留在紙面,而是通過群眾共同監督與推動不斷完善。 這場由群眾當“謀士”、企業作“參謀”、政府做“服務員”的改革探索,凝聚起社會合力,也讓湖里區的未來藍圖更加鮮活。 從“十五五”規劃建言獻策的探索可以看到,湖里區正在把群眾參與貫穿改革全過程。從社區到企業,從意見收集到政策落地,群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規劃的參與者、改革的推動者。 湖里區的實踐表明,唯有廣泛傾聽、凝聚共識,才能繪就符合時代要求、滿足群眾期待的發展藍圖。伴隨“十五五”規劃的開門編制,一幅更具煙火氣、更有厚度、更具凝聚力的改革畫卷正在湖里徐徐展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