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湖里紅頂藝術社區:群眾共創的文化新場景
2025-09-02 17:17:00?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鄒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市湖里區以改革創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升級,將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紅頂藝術社區就是文化惠民改革的典型實踐。社區居民與專業藝術家共創文化,形成創新的“群眾參與+政府支持”模式,讓文化惠民從“單向輸送”走向“雙向奔赴”,實現群眾參與、藝術創新與社區活力的有機結合。 藝術扎根社區,群眾共創體驗 紅頂藝術社區坐落在殿前街道,由廢棄廠房改造而成,吸引了國內外藝術家駐扎,也讓社區居民真正參與到文化創作中來。藝術家與居民共創展覽、手工藝、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的作品,使社區文化呈現出豐富多元的面貌。 居民李女士參與社區主題展覽手工創作,她說:“能夠參與藝術創作,讓我感受到文化改革的溫度。以前文化活動都是看表演,現在我們自己也能動手,參與感非常強。”不僅是她,越來越多居民在活動中主動提出創意,與藝術家共同完成作品,形成社區“創意共建”的文化新景象。 藝術家也對這種模式表示認可。來自加拿大的時尚設計師嚴儀安說:“社區里的居民參與,讓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家的想法往往很獨特,這對我的創作啟發很大。”群眾參與不僅讓展覽內容更貼近生活,也激發了專業藝術家在社區落地創新的動力。 市集與活動,群眾參與廣泛 紅頂藝術社區每年舉辦2~3次大型藝術市集和系列文化活動,包括手工藝展示、音樂演出、繪畫工作坊等。市集不僅是藝術展示的平臺,更是居民與藝術家互動、共同參與創作的舞臺。陳丹妮表示:“群眾參與是我們創新文化活動的核心動力,大家的創意讓藝術更生動,也讓活動更有溫度。” 社區居民積極報名參與市集布置、演出表演、手工藝創作等環節。青年學生小陳說:“以前覺得藝術離我們很遠,現在我們也能在展覽和市集里展示自己的作品,這種參與感讓我覺得自己也是社區文化建設的一部分。” 此外,社區藝術節還邀請街道居民參與策劃,讓群眾成為文化活動的“主人”,不僅提高了活動參與度,也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文化改革創新帶來的成就感和歸屬感。 文化改革帶來社區活力 湖里區通過政策支持、藝術家駐地、專業指導和群眾參與,形成了可持續的文化創新模式。紅頂藝術社區在文化改革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專業藝術家的入駐與指導為社區文化提供高度,居民的參與與共創則為文化注入活力。 居民不僅參與文化活動,還通過社區志愿服務、藝術教育等形式,將文化惠民延伸至家庭和學校,形成“以點帶面、全域覆蓋”的群眾參與格局。闕全安表示:“文化惠民的本質在于讓群眾參與,讓群眾在參與中發現自我、創造價值。這種參與感正是文化改革創新的核心動力。” 近年來,紅頂藝術社區吸引了大量年輕藝術家和社區居民長期駐留,推動了社區產業與文化融合發展。一些參與居民還將自己的創意項目轉化為創業機會,促進了文化與經濟的雙向互動。社區活動不僅豐富了居民精神生活,也讓文化改革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可感、可觸、可持續。 群眾參與形成創新機制 紅頂藝術社區的成功實踐表明,群眾參與不僅是文化改革的目標,更是推動文化創新的重要機制。社區居民通過參與展覽、演出、市集和創作,成為文化改革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提供場地和政策扶持,為群眾參與創造條件,同時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文化惠民模式。 陳丹妮總結道:“真正的文化改革,是政府、專業藝術家和居民三方協力,共同建設文化生態。群眾參與是最重要的動力源,讓文化惠民真正落地生根。” 在湖里區,紅頂藝術社區的經驗正在被更多街道借鑒和推廣,讓群眾參與從個別示范變為全區實踐。通過群眾參與、政策支持和專業引領的“三位一體”,湖里區的文化改革創新展現出可持續、可推廣的樣板,也為現代化國際化城區建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