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守護鄉愁 廈門湖里區群眾參與“文化留存”改革實踐
2025-09-01 16:09:18? ? 來源: 湖里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鄒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高樓林立的廈門湖里,古厝的紅磚紋理、宗祠的飛檐翹角,靜靜訴說著歷史記憶。城市更新的改革正在加快推進,但如何在高速發展中守住鄉愁,成為廈門市湖里區必須回應的重要命題。在這一過程中,群眾的意見、參與和體驗,為古厝保護與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參考,也讓民意成為守護歷史文化的重要標尺。 “古厝是根,也是家。”在祥店黃潮卿宅,后人黃敬南的一句話引發共鳴。湖里區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始終將群眾參與作為重要環節,尊重居民和后人的意見與建議。陳振發宅被改造成書屋而非商業咖啡館,黃潮卿宅的家訓門聯得以保留,孩子們在書屋中閱讀,老人們在庭院里交流故事,社區居民在古宅周邊組織小型文化活動,形成了新的公共空間。 群眾參與的過程體現為對歷史細節的關注與討論:磚瓦紋理、門聯內容、庭院格局、室內裝飾都成為他們關心的焦點。社區代表劉女士表示:“參與討論讓我看到,改革不僅是空間更新,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居民和后人的意見被認真采納,直接影響改造方案,確保歷史精神與現代生活需求兼顧。 不僅在改造階段,群眾在使用和體驗改造后的空間時,也提供了反饋和評價。孩子們在書屋里安靜讀書,居民在庭院里交流故事,家長和鄰里分享文化體驗感受。這些日常體驗被部門人員記錄并參考,為未來古厝保護和城市更新提供思路。居民王先生說:“看到老宅細節被保留,也看到孩子們在這里讀書、感受歷史,這讓我們感受到改革有溫度,有文化價值。” 湖里區在實踐中深知,城市更新不僅是空間改造,更是文化精神傳承。群眾參與改革,不僅讓歷史建筑得到保護,也讓文化血脈在社區生活中延續。居民和后人提供的意見、討論的結果、使用后的體驗,都成為改革實踐中重要的參考。 湖里區的探索表明,群眾參與改革是守護鄉愁的重要力量。通過居民和后人的意見采納與體驗,城市更新兼顧發展與歷史記憶,讓湖里的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成為城市脈搏中不可或缺的溫度。這一實踐也為全國其他城市的文化保護和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在改革中,民意是衡量成效的重要標尺,群眾參與是歷史文化持續傳承的重要保障。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