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廈門:?垃圾分類進醫院 綠色健康都在線

2025-08-29 09:39:46? 作者: 柯笛?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垃圾分類進醫院 綠色健康都在線

廈門衛健系統以精細管理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落地生根,就診環境清新文明更舒心

廈門日報訊(記者 柯笛 通訊員 周玉仙 林阿蔚走進廈門市各級醫療機構,門診大廳里人群熙攘,候診區坐著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患者,病房樓內的陪護家屬與醫護人員往來穿梭……在各個角落,分類垃圾桶整齊排列,標識清晰醒目,職工與患者自覺分類投放垃圾的場景隨處可見。這一幕不僅是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建設綠色醫院的生動側寫,更讓廈門的就診環境愈發清新文明、舒心宜人。

自廈門全面深化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廈門衛生健康系統(簡稱“衛健系統”)積極響應號召,在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簡稱“市衛健委”)的統籌引領下,將生活垃圾分類深度融入醫療機構日常運營,通過反復宣講、現場指導、優化標識等方式,一點點化解外來人員分類意識薄弱、流動人群管理難等問題,持續精細管理、創新舉措,為全市公共機構提供了可參考、可復制的經驗,為美麗廈門建設貢獻衛健力量。

引領

建章立制筑牢根基 雙軌負責制形成責任閉環

在市衛健委的指導下,各級醫療機構建立了“黨政領導、后勤牽頭、部門協同、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專項領導小組應運而生,后勤保障部肩負起日常協調、制度制定、設施配置及考核監督等重任,各部門協同配合,形成上下聯動、層層落實的工作網絡。

為確保責任落地生根,各醫院創新推出“科室負責制”與“區域負責制”雙軌并行模式。臨床科室護士長或負責人負責本科室垃圾分類宣傳與督導;后勤與物業團隊則依據樓層、功能區域,如門診、病房、行政辦公區等,劃分精細責任網格,保潔員化身督導員來回巡查。與此同時,各級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帶頭踐行垃圾分類,讓綠色理念在醫療機構落地。

宣教

多維滲透深入人心 全員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是推動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的核心關鍵。各級醫療機構結合自身特色,開展多樣化宣傳,巧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LED顯示屏、樓宇電視、橫幅等媒介,滾動播放垃圾分類宣傳視頻和標語。其中,作為2023年底才全面投入運行的新建醫療機構,川大華西廈門醫院主動跟上廈門綠色低碳發展水平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步伐,邀請市垃圾分類中心講師開展專題培訓,覆蓋本院職工及第三方服務人員,確保垃圾分類工作在全院普及。多家醫院也同步深化垃圾分類能力建設,紛紛將垃圾分類課程納入新員工入職培訓,對保潔、護工等重點人群進行專項指導,提升工作人員的分類實操能力。

此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獲評國家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示范工作重點單位。為強化示范效果、推廣實踐經驗,市衛健委與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舉辦公共機構垃圾分類示范點觀摩會,組織全市近20家市屬醫療機構及各區衛健局等共赴現場,開展近距離實景式觀摩,交流行業經驗,推動互學互鑒。

在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節能宣傳周、環境日等重要節點,全市衛健系統也紛紛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和志愿服務,引導職工與患者家屬樹立垃圾分類意識,使“垃圾分類是新時尚”成為自覺行動。

管控

精細管理提升質效 規范處置促進源頭減量

在硬件保障與過程管控方面,各醫療機構依據人流量和區域特點,科學規劃四類生活垃圾桶點位,在人員密集的門診大廳、候診區、病房樓、食堂等重點區域,加密設施配置,規范收運處置,各單位內部也建立起日常巡查與定期聯合檢查制度。同時,嚴格規范醫療廢物管理。

源頭減量實踐更彰顯了綠色智慧。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推行“無陪護管理”模式,從源頭減少病房生活垃圾產生,不僅優化了醫療服務流程,還降低了垃圾處理壓力;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在職工食堂設置垃圾粉碎脫水機,使廚余垃圾就地壓縮至原先的三分之一,進一步促進源頭減量;多家醫院食堂積極倡導“光盤行動”;無紙化診療、診療過程實行電子認證、病案歸檔無紙化管理等舉措的推行,讓綠色理念滲透到醫院運行的不同環節,推動垃圾分類向源頭減量深化,助力各級醫療機構建成垃圾分類的實踐窗口、公益宣導基地與綠色健康中心。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