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發布2025年重點領域進展 產業城建教育等多維度發力
2025-08-28 09:59:52?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市思明區召開新聞發布會(東南網記者 劉瑋 攝) 東南網8月28日訊(記者 劉瑋 通訊員 夏思萱)8月27日,廈門市思明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2025年以來經濟發展、城區建設、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區域協調與城鄉融合、教育民生等社會關注的熱點議題,詳細介紹工作成效并回應媒體提問,全面展現轄區在穩增長、優品質、惠民生等方面的扎實行動。 記者提問:今年以來,廈門市以產業項目攻堅和投資項目攻堅(“雙攻堅”)行動作為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重要抓手,全力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請介紹一下,思明區如何通過響應全市“雙攻堅”行動,為區域經濟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回答:今年以來,思明區積極響應全市部署,把“雙攻堅”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舉措,著重從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三個方面協同發力。 一是加快產業發展。圍繞全市“22+N”條產業重點細分領域,聚焦軟件信息、人工智能、商貿物流、文旅創意、金融服務等重點產業延鏈補鏈,策劃產業項目736個,總投資1165.26億元。軟件信息業方面,亞信安全全球云安全SaaS運營總部項目落地,瑞為、美圖入選2025全國企業“人工智能+”行動創新案例百強榜單。商貿業方面,創新設立“提振消費資金池”,“智享生活 煥新思明”消費季活動實現銷售額近26億元,“特步AI+貨通”數字化平臺等22個項目進入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項目庫。文旅產業方面,出臺促進影視產業、文旅產業發展政策。創新體育賽事活動運營模式,打造“思明在跑·跑在思明”文體旅商融合新品牌。成立環島路品質提升工作專班,打造環島路“心動岸線”。金融業方面,推動建信AIC基金等長線資金以及馳芯半導體、悠跑科技等基金投資項目落地,基金“朋友圈”持續擴大。 二是加力招商引資。完善“1+N+10”招商模式,以往以街道為主,現在加入區直部門,以部門的專業優勢加上街道的敬業優勢,強強聯合。組建6支產業招商小分隊,建立“領導包聯+專員對接+定期會商+及時培訓”機制,成功引進愛美客等新項目,安踏集團、方勝眾合、抖音集團等鏈主企業新板塊落地。累計策劃新增合同簽約項目315個,預計總投資額956億元;其中,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23個。實際使用外資1.18億美元,增長74%,展現了思明區在復雜外部環境中的發展韌性和良好的投資潛力。 三是加速項目建設。策劃開工有力接續,新策劃年內計劃開工項目86個,新建項目69個。131個續建項目完成投資84.13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72.9%,超序時進度推進。重點項目投資完成情況良好,10個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7.35億元,34個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4.54億元,序時計劃完成率均超過149%。土地利用取得突破,5宗地塊成功出讓,5個項目完成功能變更手續,沙坡尾58號廈門星鯊項目入選省低效用地再開發典型案例。各類投資穩步增長,建安投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工業投資、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投資分別增長51.9%、141.9%、13.8%,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記者提問: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強調要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請問今年以來思明區在城區建設方面有哪些重大進展? 回答:今年以來,思明區緊密結合區域特色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推進城區建設,實現了多項突破性進展。 一是圍繞“創新”,釋放科創空間。開元創新社區B08地塊等3宗產業地塊完成出讓,謀劃建設思明科創街區,著眼于工業用地提容增效,提供工業上樓空間載體,打造AI工廠,為創新創業提供“物理空間+配套服務”的全方位支持。 二是圍繞“宜居”,提升居住品質。老城更新方面,聘請老城區城市更新規劃“總師”顧問,編制《思明區老城區城市更新策劃總體方案》,對老城更新進行系統謀篇布局。老舊小區改造方面,自2023年以來完成637個、惠及10.5萬戶居民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路不平、燈不明、車難停、無人管”等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有效破解。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方面,用好黃厝社區、東山東坪山社的治理經驗,通過提升硬件設施、優化片區功能、盤活空間資源、補齊服務短板等措施,全面推動曾厝垵文創村3.0整治提升工作。同時,從街區、小區(社區)、住房和城市重點更新片區等維度,全面開展城市體檢,推動城區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品質提升。 三是圍繞“美麗”,彰顯山海特色。不斷深化拓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堅持陸海統籌,深化湖海共治,精心守護“思明藍”,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9%以上。持續推進污水處理設施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改造面積達4平方公里。通過“微改造”提升17座公園、11個口袋公園及10條道路。 四是圍繞“韌性”,筑牢安全防線。穩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聚焦燃氣、消防、電動自行車、危險化學品、自建出租房電氣安全等重點領域開展集中排查整治。系統部署基層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持續推進鼓浪嶼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與小型消防站建設。全面排查防汛重點區域部位108處并完成建檔。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全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了20.14%。 五是圍繞“文明”,傳承文化根脈。串聯環島路周邊紅色資源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打造了“一路追光”愛國主義教育展示帶。全省首創“風潮共海生”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常態化開展“近鄰文明 溫暖有您”等文明實踐活動。舉辦鼓浪嶼詩歌節等特色活動,開展金榜講古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超過1500場。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推進第二輪22處不可移動文物集中保護修繕。持續深化中山路、環島路業態提升,辦好“百年中山路”系列活動、環島路“心動岸線”系列活動和各類節假日文旅活動。 六是圍繞“智慧”,提升治理效能。以“智慧思明”建設為抓手,持續優化“一網統管”平臺處置流程,促進城市治理向扁平化高效閉環轉變。深化企業服務、人工智能平臺建設、智慧城中村等業務,區智慧水務排水信息平臺項目進入試運行階段,啟動思明區智慧環衛系統二期建設工作,為全區產業轉型、城區治理等工作夯實了信息化基礎。 記者提問:在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人工智能技術迭代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思明區在深入推進集聚區建設、鞏固和拓展人工智能產業優勢方面,還有哪些具體行動和成果?未來又有哪些發展思路和規劃? 回答:今年以來,思明區大力實施人工智能“135+N”發展戰略,以建設一個省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區為核心目標,依托智算中心、賦能中心、創新中心等加速聚集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在政策、人才、資金、空間和場景等五個方面提供堅實保障,構建“N個應用生態”,全力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落地。 一是拓展企業集群與算法應用。扶持美圖、淵亭、國投智能等321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加快發展,其中規上企業142家,今年1-7月營收占全區軟信業近一半,達到165億元,增長10.9%。匯聚天擎、文鰩、稿定AI等7個大模型和46個算法,“政策兌現智能審批解決方案”“機場智助登機方案”等28個應用場景獲評國家級或省級示范案例。 二是強化四鏈融合與產業轉化。引入百度、火山引擎、北京大數據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創新主體,成為區域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產業,聯合北航和國投智能,共同打造思明未來科技園;加強與廈門大學、理工大學等高校聯動,促進人工智能科研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動“產教融合+技術轉化”雙向賦能,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高效對接。 三是加強政策扶持與要素保障。建設全省首個采用“政企聯建聯營”模式的智算中心,搭載320P先進算力,滿足企業多元異構的算力需求;出臺福建省首個區級人工智能專項政策,啟動第一批思明區人工智能特色產業樓宇認定;搭建福建省首個人工智能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率先全省開展人工智能初、中、高級職稱評審;推出含12個領域的45個應用場景,全方位促進人工智能要素流通和產業發展。 下一步,思明區將持續錨定發展戰略、圍繞關鍵環節,從算力、平臺、空間、場景、政策、人才、資金、數據這八個方面矩陣發力,著重在智能制造、數字內容、游戲產業、海洋經濟等領域突破創新,加快創建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人工智能應用標桿案例,努力將思明區打造成為全省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高地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引領示范區。 記者提問:思明區作為廈門的中心城區,如何為廈門加快建設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作出應有貢獻?在推動城區功能優化、資源均衡配置,以及促進城鄉要素流動、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回答:作為廈門的中心城區,思明區在廈門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指引下,從經濟根基、城市能級、民生保障、生態底色、區域協調五個維度持續發力,以思明實踐為廈門加快建設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扛起主城職責。 一是以高質量發展筑牢共同富?!敖洕薄=洕哔|量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通過提質增效創造更多優質就業崗位、做大財富增量,才能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邁向共同富裕。今年上半年,思明區半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500億元大關,較去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1-7月,財政總收入284.17億元,增長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9億元,增長8.5%。思明區成功躋身2025年賽迪“全國百強區”榜單,排名全國第25位,用扎實的經濟質量為共同富裕夯實了發展根基。 二是以城市能級提升增強共同富?!鞍l展韌性”。一方面強化頂層設計,聘請老城區城市更新規劃“總師”顧問,編制完成《思明區老城區城市更新策劃總體方案》,同步深化中山路業態升級,出臺《魅力中山路業態導則(2025-2027年)》。另一方面全力推進片區更新,軌道3號線南延段廈港片區BCD地塊征收簽約超99%,按時保障軌道施工;湖濱片區作為廈門建市以來最大舊城改造項目,今年1月啟動返遷,交房率超96%;同文頂首開區有機更新配合市里發行專項債5億元,目前簽約率93.3%;泥石、何厝、嶺兜三大片區2月啟動返遷,選房協議簽約率超99%,前埔一期項目征收簽約1103棟,簽約率超99%,首宗安置房順利開工。同時啟動曾厝垵片區3.0提升概念性規劃,力爭納入2026年城中村改造計劃,讓更多群眾共享城市更新紅利。 三是以民生福祉增進優化共同富?!百Y源供給”。在就業服務方面,推廣“12345近鄰就業服務”模式,通過“廈風計劃”為420余名應屆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950余間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8155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888人。在醫療服務方面,婦幼保健院臨時過渡用房、文灶站改造等4個項目開工建設,1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推出周末服務、延時服務并實現診間結算?!叭芷诮】捣铡敝鸩铰涞?,全區居民預期壽命達到84.32歲。在“一老一小”服務方面,新增33個老年助餐服務點,實現98個社區全覆蓋。鷺江街道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竣工,牡丹萬鵬酒店改造養老機構將新增超200張床位。推進“托幼一體化”,全區現有托育機構70家、托位數4447個,湖東托育中心成為全市首個省級驗收通過的普惠托育機構。 四是以綠色發展厚植共同富裕“生態底色”。一方面堅持陸海統籌、湖海共治,聚焦餐飲油煙污染整治、生活垃圾分類屋優化等專項工作,推動生態環境治理走深走實;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城區綠色低碳發展路徑,打造多層次低碳示范項目,推進市政配套綠化工程,充分發揮“山-海-城”自然稟賦,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格局。 五是以區域協調拓展共同富裕“空間格局”。著力推動新舊城區均衡發展,在土地資源利用上,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新城區建設,加快舊城區有機更新、低效用地改造,提升土地整體利用效率;在教育資源布局上,持續實施“東部新城區結構優化、中部優質區學位擴容、西部老城區校舍改造”均衡策略;在市政設施上,改造升級舊城區道路、水電、排水等設施,高標準規劃建設新城區市政設施。持續深化對口協作,扛起閩寧協作政治責任,今年聯合廈門市湖里區、銀川市永寧縣推動7家企業落地閩寧產業園,消費幫扶寧夏3.17億元,轄內5個街道、8個社區與閩寧鎮結對共建“一村一品”項目,省內與龍巖的山海協作也進入新階段。不斷深化對臺融合,積極服務兩岸(廈泉金)合作發展區建設,優化涉臺營商環境,深化兩岸經貿合作,引進臺資企業97家,全力打造區域協同、內外聯動的共同富裕新格局。 記者提問:當前全國正大力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思明作為福建省“教育強區”始終走在前列。請問今年上半年,思明區在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提升辦學質量方面,有哪些具體成效? 回答:今年,思明區順利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兩項國家級評估認定,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圓滿收官,教育強區的核心優勢得到持續鞏固與提升。 一是更高水平推進優質均衡。持續實施“東部新城區結構優化、中部優質區學位擴容、西部老城區校舍改造”優化策略,積極應對人口高密度中心城區用地緊張難題,健全完善與區域常住人口變化相協調的教育服務供給機制。今年秋季,將建成投用廈門一中思明分校等19個項目,續期使用湖濱片區3個過渡校區,共新增19950個學位,有效緩解區域內學位結構性問題,優化區域教育資源空間布局。改造提升轄區內中小學幼兒園辦學條件,針對性實施“補短擴優”“幼有優育”、消防改造等項目,對老城區學?!耙恍R徊摺边M行校舍改造。落實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政策,竭力提供公民辦學校1425個學位,實現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全保障。 二是更高標準提升教育品質。聘請5名全國知名教育專家擔任區域教育發展顧問,深入35所學校提供“一校一策”精準化建議。積極構建“名校帶動、集群發展”模式,推進5個小初銜接研究型教育共同體和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試點工作,整合優化各學段優質教育資源,做到同步發展、優勢互補。聚焦“新課標·新教材·新教學”,深化課程改革與課標落地。積極開拓“實踐式育人”路徑,新設60個名師工作室并啟動研修。在小學數學、中學英語等學科探索推行“循證教研”,不斷提升教研科學性與實效性。今年,思明區中高考成績穩居全市前列,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廣泛認可。同時還計劃與中國教育學會共建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扎實推進教育現代化強區建設。 三是更高質量促進全面發展。挖掘轄區何厝小學作為“英雄小八路”母校、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發祥地的紅色資源,開展隊歌內涵專項研究和“隊歌故事我來說”等主題系列活動,傳承弘揚隊歌精神。新成立2個大中小思政一體化項目,打造“鷺島星火”“雙擁僑韻”“潮聲尋跡”“隊歌嘹亮”四條研學路線,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深化思政學習。實施健體強志行動,保障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開展12個項目區級聯賽。實施美育浸潤行動,培育“南音”“高粱桿”等眾多優質美育品牌,連續10屆11個作品獲得“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最高殊榮。實施科學教育“九個一”行動,組建10個科技教育創新工作站,指導學生在各類中小學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持續推進“一核六聯”教聯體工作,形成“1+3+98”家庭教育平臺,打造多維成長支持體系。構建“思明終身學習圈”,與城市職業學院共建思明城市夜校,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良好氛圍。 接下來,思明區將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育人質量,以更實舉措、更優服務回應社會關切,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為思明區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據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與“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下一步思明區將繼續在經濟根基、城市能級、民生保障、生態底色、區域協調五個維度發力,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