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奮進集美 > 集美報 > 正文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暨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將于11月舉行

2025-08-26 17:07:12? 作者: 許曉霞 陳雨?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青春映兩岸 影韻共潮生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暨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將于11月舉行

8月5日,2025第三屆海峽兩岸青春影展暨看見集美青春電影展新聞發布會在集美舉行。將于11月舉行的影展以“青春映兩岸 影韻共潮生”為主題,將通過短片大賽、電影展映、映后交流等多元活動,深化兩岸青年文化合作交流,共筑精神家園。

本屆影展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集美區人民政府、市兩岸交流協會、臺灣電影制作發展協會、臺北市影音節目制作商業同業公會聯合主辦。活動現場還發布了海峽兩岸高校短片大賽征片啟事與主視覺海報。

兩岸青年光影聚首

短片大賽亮點紛呈

本屆大賽面向海峽兩岸高校在讀學生及2023-2025屆畢業生,公開征集“兩岸紀錄短片”“兩岸劇情短片”以及展現集美“一精神三文化”與兩岸青年融合發展的集美題材短片,鼓勵兩岸學子攜手創作,用鏡頭捕捉兩岸故事的溫情與力量。

作為影展的核心活動,海峽兩岸高校短片大賽自創辦以來就備受矚目,成為兩岸青年影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大賽評審團由兩岸高校學者專家與資深電影人共同組成,通過初審、復審、終審三個環節嚴格評選,最終遴選出23部優秀作品。為保障評審公正性,大賽設置了7個工作日公示期,并開通實名異議通道。此外,獲獎團隊在獲得獎金及證書外,還有機會參與映后交流活動,并在評審導師的專業指導下深入集美外景拍攝基地等采風創作,進一步激發創意靈感。

值得一提的是,歷屆短片大賽的獲獎作品屢獲國際認可。2023年首屆大賽一等獎作品《入土為安》入圍NewGen柏林華語青年電影節,2024年第二屆大賽一等獎作品《離原》也相繼獲得第43屆俄羅斯VGIK國際學生影展最佳國際短片提名、第33屆日本夕張國際奇幻電影節最佳國際短片提名等,彰顯兩岸青年影視創作的強勁實力。

聚焦共同記憶

以光影為橋促文化交融

除短片大賽外,影展還精心策劃“看見集美”臺灣長片電影展映活動,精選一批聚焦兩岸共同記憶的電影作品,并邀請主創團隊親臨映后交流現場,以光影為橋拉近兩岸觀眾的心理距離。

海峽兩岸高校影視學院聯盟的蓬勃發展為影展注入強勁動力。該聯盟自2023年成立以來,成員單位已從最初的5所高校擴容至13所,其中臺灣地區高校4所。聯盟通過學術研討會、學生交流等方式,持續深化兩岸影視教育合作,為產業培育更多兼具專業實力與創新思維的后備人才。

影展期間同步舉辦的海報展,將集中展示短片大賽的優秀海報,以視覺藝術語言呈現兩岸影視文化的共性與獨特魅力。豐富多元的活動矩陣不僅讓影展內容更具層次感,更為兩岸青年搭建起互動合作的廣闊平臺。

目前,影展各項籌備工作正穩步推進,更多活動詳情可通過“天下集美”“海峽兩岸青春影展”微信公眾號及“人文集美”“青春集美”小程序獲取。

打造影視產業高地

促進兩岸影視交融發展

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行政區,集美在影視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布會上,集美區文聯主席何慶余詳細介紹了集美區的產業布局和政策支持。目前,集美已形成“一軸兩翼”的影視產業布局,覆蓋影視拍攝、后期制作、資本投資等全產業鏈環節,成功吸引了近千家影視企業和超百個劇組入駐發展。

此外,集美區還聚集了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等16所高校院所,其中包含兩所專業影視院校,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人才儲備。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集美區坐擁集美學村、嘉庚建筑、海上園博苑、十里長堤等特色鮮明的外景資源,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優質的拍攝環境。

近年來,集美區先后出臺多部影視產業扶持政策助力產業升級。2025年新出臺的《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暫行)(2025版)》,鼓勵更多影視相關企業在集美落地生根。未來,通過“政策+空間+資源+人才”的組合拳,集美將構建起完整的影視生態鏈,全力打造廈門乃至福建的影視產業高地,為兩岸影視交融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記者 許曉霞 通訊員 陳雨 來源:集美報)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