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里的少年時光
2025-08-26 16:53:52?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村東頭那片充滿綠意荷塘,是夏日里我們最喜歡的去處。塘水被密密的荷葉覆蓋著,只從闊葉的縫隙里,透出些幽幽的綠。那些粉白粉紅的花朵,就立在綠葉中間,仿佛撐開了整個暑氣蒸騰的天空。我們這群野孩子,把褲管高高卷過膝蓋,赤腳踩在塘邊滑膩的泥里,那沁涼的泥漿從趾縫里鉆出來,渾身都涼爽起來。 我們最眼饞那高處的荷花,非得踮腳伸手去夠。我瞅準一朵開得正盛的,花莖深藏在濃密的葉子里。指尖觸到那花莖,粗糙微刺,便用指甲用力掐住,狠狠一拽——誰料花莖韌得很,“啪”一聲,只扯下半截在手里,花兒卻紋絲未動,孤傲地留在枝頭。惹得同伴們一陣哄笑,自己也訕訕有些尷尬,仿佛那被扯斷的莖稈是某種無聲的嘲笑。 摘不到高處的花,便對身邊最近的蓮蓬打主意,隨手摘下一個,手指摳開蓮蓬海綿般的綠殼,里面擠滿了青玉似的蓮子。我將蓮子一粒粒剝出來。圓溜溜的蓮子滾在掌心,光滑又飽滿。剝得興起,有時索性扯下花瓣,一瓣一瓣排在水邊,口中念念有詞:“這個做新娘,那個當新郎。”薄薄的花瓣貼著水面,被水波輕輕推搡著,像一場我們親手導演的、隨波逐流的婚嫁。 追蜻蜓更是常有的把戲。塘面上蜻蜓低飛,翅膀在陽光下閃出一點一點細碎的亮。瞅準一只藍尾巴的懸停在水邊,我們便屏住呼吸,躡手躡腳挪過去,身子弓得像蓄勢待發的貓。瞅準機會猛地伸手一捂——卻常常撲個空。那機靈的小東西早已振翅飛遠,只留下指尖掠過翅膀時那一點幾乎難以察覺的微顫。撲得次數多了,便索性蹲在塘埂上歇氣,看著那些輕巧的影子在水面自由來去,倒成了它們自在的看客。 多年后重讀稼軒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無賴”二字,點染出多少憨頑真趣!當年塘邊那些笨拙的攀折、無由的嬉鬧、無果的追逐,恰是辛棄疾筆下那溪頭剝蓮蓬小兒的注腳——剝蓮蓬的專注,是孩子才有的赤誠;剝蓮蓬的閑臥,是生命初年的無憂。那荷塘邊的泥土、水漬、折斷的花莖、撲空的雙手,在歲月里沉淀,竟成了心頭最透亮的光斑,照亮了往后日子里許多匆忙而干澀的角落。 如今再經過荷塘,亭亭如蓋的葉子底下,再不見昔日泥水里的身影。然而那塘水的綠意,那蓮蓬的清氣,那笨拙卻熾烈的夏日游戲,總在某個瞬間,悄然浮上記憶的水面——原來人生最初的滋味,早已在那片荷塘里,被我們懵懂地剝開,嘗過,再難遺忘。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