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廈門同安:特色農產領航 農文旅融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5-08-25 12:24:11? 作者: 文潔 鄒玒 楊心亮 李清潔?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東南網8月25日訊(本網記者 文潔 鄒玒 通訊員 楊心亮 李清潔)處暑時節的廈門同安,暑氣漸消,果香正濃。鳳梨穗龍眼樹上,金黃果實綴滿枝頭;香水檸檬園里,翠綠果串壓彎枝條。田間地頭,農戶們穿梭忙碌,豐收的喜悅寫在每個人的臉上。8月22日,“走進銀城·唱響同安”主題調研采訪活動如約而至,媒體團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探訪特色農產品豐收盛況,見證千年銀城在農文旅融合發展中煥發的鄉村振興新活力。

鳳梨穗龍眼:百年品種成地標,農旅融合拓增收新路

作為廈門龍眼種植核心區,同安的龍眼栽培歷史可追溯至400多年前。如今,全區龍眼種植面積近3萬畝,主栽品種“鳳梨穗”占比超95%,今年預計總產量達4.5萬噸,迎來“特大豐收年”。

鳳梨穗龍眼的起源地,是同安區新民街道西塘村馬垵自然村——棵樹齡超300年的母樹,至今仍是這一品種的“活基因庫”。憑借抗逆性強、果實脆嫩清甜且自帶特殊香氣的優勢,加之豐富的維生素C含量,鳳梨穗龍眼既是鮮食佳品,也適合加工焙干。2012年,它獲頒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4年,又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百年品種自此貼上“國字號”標簽。

豐收季的龍眼園,早已不只是農產品產地。各地游客循著果香而來,體驗采摘樂趣、品嘗新鮮龍眼。同安順勢而為,整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休閑度假資源,打造特色鄉村旅游線路,將單一的龍眼銷售,延伸為“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產業。“我們將舉辦龍眼采摘節,進一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廈門市同安區農村經濟發展中心主任林強潤表示,這種“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模式,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千年銀城”的農業文化,也讓農戶的腰包更鼓。

目前,同安龍眼種植主體達733戶,覆蓋8個鎮街50多個村居,汀溪鎮、蓮花鎮、新民街道等成為核心產區。近年來,通過高接換種、科學管理等技術推廣,龍眼產量與品質持續提升。今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為集中上市期,預計50%產量于8月20日前后搶先面市。

蓮花香水檸檬:臺農引種結碩果,精深加工打開大市場

在同安區蓮花鎮蓮花村,另一片豐收景象同樣動人——綠意盎然的香水檸檬基地里,“子彈頭”形狀的果實掛滿枝頭。這片基地的“源頭”,是2005年臺灣種植戶帶來的香水檸檬種苗。經過近20年培育,蓮花村已形成田園與山地結合的規模化種植基地,年產量達數萬斤,成為廈門乃至福建重要的檸檬直供地。

“我們的香水檸檬無籽、多汁、皮薄,維生素C含量是傳統黃檸檬的二十多倍,果香濃、酸度適中,市場認可度很高。”基地負責人葉明鑫向媒體團介紹時,手中捧著的不僅有新鮮檸檬,還有老冰糖檸檬膏、檸檬片、檸檬香囊等深加工產品。其中,老冰糖檸檬膏因兼具生津潤喉、止咳化痰的食用價值,通過微信、電商等渠道銷往全國,成為“網紅”農產品。

如今,蓮花香水檸檬已成為同安特色農業的一張亮眼名片。基地多次獲各級媒體報道,還成了中小學研學、市民休閑采摘的熱門目的地,農業的“多元價值”在這里充分釋放。

農文旅深度融合: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此次“走進銀城·唱響同安”主題調研采訪活動,讓同安特色農業的發展成果更直觀地呈現在公眾面前。媒體團走進果園、深入基地,體驗采摘、品嘗鮮果,與農戶、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近距離觀察同安在農產品品牌建設、產業鏈延伸、農文旅融合中的創新實踐。

依托鳳梨穗龍眼、香水檸檬等特色農產品,同安正持續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化、教育產業深度融合。通過采摘體驗、研學旅行等活動,農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百年龍眼的品牌升級,到臺農引種的產業延伸,再到農文旅融合的模式創新,千年銀城正以實干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在農業現代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