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造”鎢鋼鉆頭突破“極限尺寸”
2025-08-22 09:33:59?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造”鎢鋼鉆頭突破“極限尺寸” 直徑僅0.009毫米,應用于半導體、醫療器械等領域 廈門日報訊 (記者 林露虹)國產鎢鋼鉆頭實現重大突破。近日,廈門麥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生產出直徑僅0.009毫米(9微米)的鎢鋼鉆頭,可應用于半導體、醫療器械(如心臟支架微孔加工)等高端制造領域。這也意味著我國在0.01毫米以下超微鉆頭這一“微觀戰場”實現技術自主可控。 “鉆頭雖小,卻是工業制造的‘牙齒’。”麥達智能董事長劉光達介紹,半導體等高端制造如同在“頭發絲”上建高樓,對鉆頭的精度要求極高——不僅要精準鉆孔,還需將誤差控制在微米級。長期以來,0.01毫米被視為國產鎢鋼鉆頭的“極限尺寸”,全球能穩定量產更小規格的企業屈指可數。 0.009毫米,大致相當于普通頭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從0.01毫米到0.009毫米,看似只是0.001毫米的微小跨越,實則是一道技術“鴻溝”,必須在材料配方、加工工藝與質量控制上實現協同突破。 “研發團隊創新采用了‘反常識’的材料配比,在提升硬度的同時增強韌性?!眲⒐膺_介紹,“尺寸越小,硬度與韌性的矛盾越突出,太硬容易裂,太韌又會導致鉆孔時‘跑偏’。我們經過多次配比試驗,最終找到了最佳平衡點?!?/span> 在加工環節,研發團隊實施微米級攻堅,不僅將鉆頭直徑推進至0.009毫米,更將刃口鋒利度誤差控制在0.3微米以內,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發成功只是第一步,高良率、穩定量產才是關鍵。為此,麥達智能搭建了“從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監測體系,為每個鉆頭打上微米級激光標記,實現全生命周期的質量追溯。 一根微鉆,丈量著中國制造的精度,也見證廈門科技企業向“新”前行、向“高”登攀的堅定步伐。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麥達智能深耕精密工具制造領域多年,近年來聚焦產業鏈與價值鏈高端環節,加速向半導體加工工具轉型。此前,公司先后突破0.015毫米、0.01毫米等關鍵尺寸。 “練就‘毫厘之功’,靠的是心無旁騖、堅守主業?!眲⒐膺_表示,如今公司不僅實現核心技術自立自強,更在國際市場上贏得認可,產品已出口至日本、韓國等國,“在部分關鍵指標上,比如連續鉆孔壽命,我們的產品已優于國際品牌?!?/span>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