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積極構建現代化臺風暴雨應急防御體系
2025-08-21 09:17:05?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智慧護航 科技賦能護家園 廈門積極構建現代化臺風暴雨應急防御體系 廈門晚報訊(記者 沈淑婷 通訊員 陳澤潤 劉博彥)臺風“楊柳”過境,廈門也歷經了暴雨的考驗。風雨過去,鷺島重歸寧靜,抬頭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養眼的綠,腳下是恢復干爽的地面。這一切背后,廈門臺風暴雨應急防御體系功不可沒。近日,記者采訪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為您揭秘風雨中守護鷺島背后的“秘密”。 科技“哨兵”上崗 工程治理夯實防澇根基 臺風來臨前,城市排水防澇智慧管理平臺如同鷺島城市智慧管家,平穩運行,每隔8分鐘,就會自動掃描“易澇”部位,這一對AI輪巡技術的創新運用,使得鷺島擁有“科技哨兵”,大大提升風險預判和響應速度。“這一平臺由廈門園林部門打造,融合了氣象、交通、水利等多源數據,接入超過4萬路監控視頻、440路井下液位監測點和156臺路面積水儀,實現實時監測。為城市安全度汛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應急保障。”市市政園林局建設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道。 科技賦能、智慧化管控全面升級之外,廈門園林部門以工程治理筑牢防澇根基。平日里風景如畫的筼筜湖、杏林灣此時“搖身一變”,充分發揮大型排澇泵站的功能。“自2013年起,廈門持續投入滾動推進多輪排水能力提升工程,例如,建成筼筜湖、杏林灣等大型排澇泵站,全市泵站總抽排能力高達440立方米/秒,相當于每秒排出一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新增調蓄池12座,總庫容20萬立方米,可臨時‘吞吐’相當于一個中型水庫的雨水;累計完成了62處易澇積水點的治理,有效緩解了重點區域的積水問題。”該工作人員進一步說明。 指揮體系高效協同 專業隊伍打造“安心護盾” 面對臺風暴雨的頻繁考驗,廈門市市政園林局已構建起一套反應迅速、協同高效、具有韌性的現代化臺風暴雨應急防御體系,為城市安全運行和市民安心生活保駕護航。 依托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市市政園林局牽頭設立專門的城市防澇組,整合市政、交通、住建、交警等多部門力量,形成“集中值守、會商調度、應急指揮”一體化的扁平化運作機制。“確保應急響應啟動后,各部門能快速協同研判積水原因,實施交通疏導和應急管控,避免‘小雨成災、大雨成患’,顯著提升城市防澇韌性。”市市政園林局建設處相關工作人員說。 臺風來臨前,在蓮前、呂嶺、圍里等社區的多個雨水泵站,龍吸水、分體式泵車等特種車輛、搶險設備已準備就緒。物資準備完善之余,人員配備也整裝待發。廈門園林系統組建起77支專業防汛搶險隊伍,總人數達1073人,這支隊伍隨時待命、沖鋒在前。在裝備上,配備191臺抽排設備(總抽排能力6.5萬立方米/小時)、32部大型移動排澇車、46臺應急發電機組以及39臺高壓沖洗車,確保暴雨來襲時,形成了強有力的現場處置力量。 鏈接 提升防臺防澇實戰能力 今年以來,廈門園林系統已完成民族路、文屏路、西園路、石鼓路等12處歷史澇點治理,累計清淤700公里,確保管網暢通。此外,新增雨水箅322個,組織1280人次參與、41場應急演練,切實提升防臺防澇實戰能力。“當前仍然處于7-9月的主汛期,我們仍將時刻繃緊防汛安全這根弦,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暴雨防御工作,系統性解決排水防澇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城市運行安全和市民出行順暢。”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