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38株歷經風雨的古樹名木“老有所依”
2025-08-17 19:55 來源: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全市首創 給古樹“上保險” 38株歷經風雨的古樹名木“老有所依” 大帽山古樹平均樹齡150年左右。 廈門晚報訊(記者 顏梅麗 林潤 通訊員 鄭素描 林思婕 圖/記者 陳嘉新)“這棵老樟樹已經300多歲了?!弊蛉?,廈門市大帽山農場黨支部書記曾清根帶領記者探訪大帽山上的38株古樹名木。隨著《廈門市大帽山古樹名木商業保險協議》生效,這些歷經風雨的古樹“老有所依”。這是全市首個古樹名木綠色保險項目。 這項創新舉措還得從一筆生態賠償金說起。作為集中管轄廈門市六區涉生態一審案件的基層法院,同安法院審理的黃某某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一案中,被告人黃某某曾多次到大帽山采挖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金豆,種植在家中用于出售。黃某某繳納了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賠償金。該款項將用于有利于保護、修復森林生態系統的公益性措施。 如何用好這筆賠償金?同安法院法官聯合該案的生態技術調查官,走訪了案發地大帽山農場,詳細了解大帽山的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及現實需求。經調研發現,大帽山農場共有38株古樹名木,具有較高的生態和歷史文化價值。但是這些古樹名木普遍樹齡較長,遇到極端天氣、意外事故時,容易出現傾斜、折斷等情況。針對這一痛點,同安法院提出建立“古樹名木+保險”模式,將賠償金用于為古樹名木購買商業保險,以市場化方式提升古樹名木的抗風險能力。 昨日,記者從同安法院獲悉,大帽山農場與人保財險翔安支公司簽訂的《廈門市大帽山古樹名木商業保險協議》已正式生效。根據協議,因火災、暴雨、洪水、風災等,造成古樹名木出現主干折斷、傾斜、斷梢等無法正常生長的情況,保險公司將按照約定進行賠償,保額最高可達247000元。這將有效助力古樹名木的搶救、修復。 曾清根表示,大帽山農場的古樹名木包含樟樹、榕樹、芒果樹等多個品種,平均樹齡150年左右,樹齡最高的超過300年。為古樹名木購買保險,既是對生態資產的必要保障,也是鄉村振興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 鏈接 破壞森林生態環境 應履行生態修復義務 2024年8月,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福建省林業局聯合出臺《關于在破壞森林生態環境案件中適用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損失司法賠償機制的工作指引(試行)》,在責令違法行為人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的同時,進一步引導其對被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的主要服務功能損失進行賠償。 為古樹購買保險,將為古樹名木保護起到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