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域昨開漁 724艘漁船踏浪耕海
2025-08-17 09:04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撒下第一網 奉上第一鮮 廈門海域昨開漁,廈門市724艘漁船踏浪耕海,新鮮漁獲將陸續到港,豐富市民餐桌 翔安歐厝昨日開漁現場。(記者 趙博洋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昨天中午12時,廈門海域正式開漁!全市724艘漁船發動引擎,從島內外的多個點位出發,劈波斬浪開啟新一輪“耕?!闭鞒獭?/p> 幾個小時后,第一批搶得先機的漁船將“第一網”海鮮運回港口碼頭,吸引了不少前來搶鮮的商販和市民。 漁民準備充足 爭相撒下“第一網” 盡管經過了前期長時間緊鑼密鼓的準備,但在開漁的前一刻,歐厝漁民老王一家四口還是仔細檢查船上網具及船舶定位系統的使用情況,在出發前的最后10分鐘,他們在船頂拉開黑色的遮陽布,一切準備就緒。在這個島外有名的漁村,打魚是一個重要職業,“夫妻船”“父子船”“兄弟船”比比皆是。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廈門市最大的傳統漁村瓊頭的避風塢?!霸缭陂_漁前的10來天,我們的碼頭就呈現出繁忙的景象,大家忙著為開漁做好準備?!杯傤^社區副主任林皇亮說。 時針指向12時,漁民們站在船頭,迫不及待地想在第一時間撒下“第一網”。 出發!出發! 汽笛齊鳴,百舸爭流。一幅幅向著希望進發的動人畫面鋪展開來。 在歐厝碼頭,漁民們啟動引擎,滿懷豐收的期待駛向久違的廣袤大海。在瓊頭避風塢,原本簇擁在一起的漁船快速散開,從高空俯瞰,開漁漁船群呈現明顯的“三角”形狀,定格在藍天碧海中。 在廈門高崎漁港,閩廈漁90288船等大型捕撈船備冰出航,龐大的船體鳴著汽笛,帶著船員們一起前往閩南漁場開展捕撈作業——十幾名船工,在海上勞作的同時,將較長時間吃住在船上,因而漁船也準備了豐富的生活物資。 為維護開漁后廈門市海上正常生產秩序,市海洋發展局牽頭組織港口、海事、海警、航保等多家涉海單位和六個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在開漁的第一聲號令鳴響時,就分四個方向全海域開展伏休開漁暨涉海旅游聯合執法宣傳行動。 開漁后的“第一網”海鮮受到市民青睞。(林皇亮 攝) 市民商販翹首以盼 守著港口買海鮮 隨著一聲聲歸航的鳴笛聲,昨天傍晚的瓊頭格外熱鬧,18時以后,僅僅40多分鐘,就有十余艘漁船靠泊在港池旁。早就守候在這里的商販們,“追”著漁民交易“第一網”海鮮,還有上百名趁著周末前來“搶鮮”的普通市民,看起來“心急如焚”,也有一些網紅主播,把手機架在港池邊拍視頻。 天氣有些熱,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但每個人臉上都笑意滿滿。 其實,早在昨天下午3點半,瓊頭就迎來了第一艘載著“第一網”海鮮回來的漁船——由于該船所攜帶的網具少,船主老林只捕獲了數十只香頭魚??伤麉s格外高興:“今年的‘第一’,是我的了!” 3個半月的休漁,也是廈門的大海休養生息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休整帶來的一個明顯結果,無疑是海水中明顯增加的漁獲物。 漁民們欣喜地說,青腳蟹、蘭花蟹、黃翅魚、香頭魚、紅花蟹、三眼蟹、梭子蟹、章魚、魷魚、帶魚、巴浪魚、金線魚、大黃魚等,都是當下盛產的海產品,肥碩的它們,馬上就要成市民餐桌上的“??汀薄嘎?,每年開漁后,翔安區歐厝、瓊頭,海滄區鰲冠,集美區杏林的漁港碼頭,都會有不少舢板船捕撈歸來后,直接將漁獲物在碼頭上售賣,但由于潮汐變化,每天漁船到岸的時間并不固定。而前往閩南漁場捕撈的大型遠洋漁船,大約20天到一個月后才能回港——與較長周期相對應的,是其可能帶回的大批量深海漁獲物。 昨日中午,龍海港尾鎮浯嶼一帶海域的漁船千帆競渡,浩蕩開漁。(記者 林銘鴻 實習生 李澤宗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