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力挺:為路口等紅燈的廈門市民“撐傘”
2025-08-13 09:25:17?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烈日下的民生 “烤 ”問 遮陽棚該安排了 政協委員力挺:為路口等紅燈的廈門市民“撐傘” 東南網8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玲 錢玲玲 康澤輝 陳婧琳)“廈門是最不缺陽光的城市,在人流多的十字路口建設遮陽棚,是為民辦實事選項中性價比最高的,也是百姓體驗感最好的,對于陽光燦爛的廈門,應該多建遮陽設施。” 昨日,導報推出的《烈日下的150秒 等紅燈成“烤驗”》引發各界關注,許多市民表示“深感共鳴”,盼望廈門早日建設大遮陽傘。與此同時,多位政協委員也向導報記者表示,這一報道十分“接地氣”,說出了“民之所盼”。 市民反響 建設大遮陽傘呼聲高戶外工作者盼早日落地 “看到導報的報道,我真是深有感觸!”從事快遞行業多年的小陳認為,在紅綠燈路口建設大遮陽傘或遮陽棚非常有必要。 “遮陽傘不僅能遮陽,還能遮雨。今年廈門雨水格外多,尤其是午后,常常毫無預兆地就下起陣雨,經常搞得我們措手不及,淋得一身濕漉漉的,有時候快遞也會跟著遭殃。”小陳覺得,如果有大遮陽傘或遮陽棚,就能給他這樣的戶外工作者帶來便利,在辛苦奔波時感受到城市的關懷與溫暖。 退休教師李阿姨每天清晨都會經過白鷺洲路與湖濱南路路口去公園晨練,她看到報道后感慨:“廈門夏天的太陽太毒辣了,有時在路口站幾分鐘就滿頭大汗,皮膚都曬得發燙。要是有了大遮陽傘,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很便利、很貼心。” 在文灶附近寫字樓上班的白領小林也表示贊同:“每天中午下班路過十字路口,陽光直射得人睜不開眼,等紅燈時很煎熬。如果加設大型遮陽傘,就能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同時,導報記者注意到,也有廈門本地網絡博主在社交平臺呼吁在路口建設大型遮陽傘,“鷺影師茶茶”在其拍攝的視頻中提到,在湖里區金尚路與安嶺路交界處的路口,設有6個紅綠燈,尤其在高溫天氣等紅燈時間長,市民對遮陽擋雨設施的需求更為迫切,希望這樣的便民設施能盡快覆蓋到人流量較大的路口。 委員聲音 廈門夏季高溫多雨 大遮陽傘可免日曬雨淋 實際上,導報報道的這一問題,近年來廈門不少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也關注到了,并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種方式,建議盡快在市區主干道紅綠燈路口的非機動車等候區域設置遮陽避雨設施。“入夏之后,廈門高溫熱浪和瓢潑大雨交織。市區道路紅綠燈路口的渠化島,有的沒有遮陽避雨設備,有的是相當簡陋的水泥墩子+狹小遮陽傘,大量駐足等候紅燈的行人和騎行者飽受日曬雨淋之苦。”廈門市政協委員、民建廈門市委副主委、福建信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邱興亮對此感同身受。他認為,廈門在紅綠燈路口安裝遮陽避雨設施是十分必要、迫切的事情。為此他提交了《建議廣設智能化遮陽避雨設備消弭市民日曬雨淋之苦》的社情民意信息,希望早日落實,避免市民日曬雨淋,同時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彰顯城市溫度。 根據《2024年廈門市氣候年報》,去年,廈門氣溫顯著偏高,島內外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分別為8天和41天,分別比常年多1天和24天。不僅夏季氣溫高,進入汛期后,下雨天也很多。2024年,廈門島內外年降水量分別為1467.6毫米和1946毫米,分別比常年偏多12.8%和27.2%。全年,廈門共出現11場暴雨天氣過程,并以局地性為主。島內暴雨日數8天,比常年多3天,島外暴雨日數5天,比常年少1天。 “廈門是最不缺陽光的城市,又是空氣質量非常好的城市,陽光在廈門的天空中暢通無阻,因此市民在十字路口等候時,不得不接受陽光的暴力‘親密接觸’。”民進中央聯委會副主任、海滄區政協副主席、民進廈門市委副主委樂智強說,在人流量多的十字路口建設遮陽設施,是為民辦實事選項中性價比最高的,也是百姓體驗感最好的,為百姓遮風擋雨,既體現政府的為民情懷,也提升廈門城市的良好形象。 等漫長紅燈不再煩躁 大大提升交通安全性 在日曬雨淋之中,等紅燈的心情誰懂?民建廈門市委科創支部會員、廈門鏈建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李棟梁說,廈門大部分道路沒有天橋和地下通道,多數擴建和新建道路旁缺少樹蔭,碰到日曬雨淋的天氣在路口等紅燈,行人多少會有些煩躁情緒,甚至是一種折磨。早在2023年,他就通過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反映這一問題,建議“增設遮陽棚遮風擋雨,便民暖民心”,隨后民建廈門市委采納其建議并形成政協提案,在去年廈門市“兩會”上提交。 李棟梁說,在紅綠燈路口處設置遮陽設施,可以給行人、非機動車人員一個遮陽擋雨的避風港,讓他們可以在等候紅燈時更加靜心。“建設遮陽設施,也將大大提升交通安全性。”李棟梁表示,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紅綠燈增多,行人等候紅燈的幾率和時間相應增多。在夏季高溫和雨天淋雨的情況下,在路口等紅燈的行人情緒煩躁,個別人甚至違章闖紅燈,快速跑過斑馬線,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 “如果在紅綠燈路口增設遮陽棚,可以為行人和車輛提供遮陽避雨的環境,給人一種臨時駐腳驛站的舒適感,不至于急著闖紅燈過馬路,提高行人和車輛的安全性。”李棟梁說。 大遮陽傘該怎么建? 十字路口的遮陽設施該怎么建設?政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先行試點 再分階段逐步推開 “可以先行試點,分階段逐步推開。”樂智強表示,要對廈門重要交通道路、人流密集區域的十字路口開展人流量調研,同時針對十字路口周邊的建筑布局情況(考慮路口各等候區的陽光照射時長),分步驟分階段規劃建設遮陽設施,以取得更為明顯的成效。 李棟梁也建議,可選擇白鷺洲路與湖濱南路路口、仙岳路與嘉禾路路口、湖濱北路與湖濱東路路口等人流量比較大的路口,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綜合考慮車流量和人流量,在沒有樹木遮擋且較為寬敞的路口設置遮陽設施。 因地制宜 根據路口量身定制 “遮陽設施的材質、性能、設計十分重要。”邱興亮建議,每個路口情況各異,遮陽避雨設備規格、造型不必整齊劃一,宜因地制宜,量身定制,或大或小,或固定或移動。 他認為,主體可采行鋼管骨架支承式膜結構;膜材可采用具有良好防雨、隔熱、隔紫外線效果的阻燃、抗紫外線、高韌度、耐候性白色PVDF;考慮廈門多臺風的特點,遮陽設施要按照防14級或更高等級臺風設計。 樂智強也建議,遮陽棚的設計應該能夠抵抗最高等級臺風,以免因風災破損和形成災害。 融合景觀 體現廈門特色文化 遮陽設施建得好,不但便民利民,也可以成為城市的一道風景。樂智強建議,在考慮建設成本的前提下,遮陽設施的設計應當與周邊景觀更好地融合,以體現與周邊環境的和諧性,以及廈門的特色文化。 李棟梁也認為,要結合廈門地域特色、美化城市景觀,統一設計美觀的風格,在不同地段設計與附近地標性景觀相融合的遮陽設施,在體現人文關懷的同時,又能夠深入民心,助力文明城市創建,無形中提高了一個城市的人文形象。 “城市是一個綜合性的體系,城市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如果在紅綠燈路口增設遮陽設施,不僅可以提供遮陽避雨的環境,還可以美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李棟梁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