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文體 > 正文

廈門“金海豚獎”動漫作品大賽初評結束

2025-08-12 09:21:22? 作者: 林露虹?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金海豚獎”動漫作品大賽初評結束

大獎結果將于10月31日舉行的頒獎典禮揭曉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露虹 實習生 劉婉琳 通訊員 洪慧敏)昨日,為期三天的第十七屆廈門國際動漫節“金海豚獎”動漫作品大賽初評工作圓滿結束,來自海內外的12位動漫名家對所有參賽的3375部作品進行初評。評審團表示:“今年作品整體質量顯著提升,尤其在跨文化敘事和新技術應用上涌現出許多創新實踐。”

“金海豚獎”動漫作品大賽由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國際動畫協會中國分會(ASIFA-CHINA)協辦,經過十六年積淀,已成為中國動漫產業的標桿賽事。大賽致力于推動原創動漫發展、促進國際交流合作。

在初評、公示、終評、動畫展映等環節后,“金海豚獎”的大獎結果將于10月31日舉行的頒獎典禮揭曉。

國際化程度再提高

“今年,‘金海豚獎’的參賽規模和國際化程度再創歷史新高。”國際動畫協會中國分會副秘書長張馳表示,本屆大賽收到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3375部參賽作品,其中境外作品281部,“除了美國、法國、日本等傳統動畫強國的作品之外,不乏非洲、南亞一些國家的作品,涵蓋動畫長片、短片、漫畫等多個品類,總體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格局。”

張馳表示,除了對國內外原創動漫作品進行評比外,本屆動漫節還聯動葡萄牙、波蘭、希臘等歐洲國家的動漫節資源,邀請優秀動漫作品參與展映,讓觀眾感受中外動漫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流,進一步擦亮“金海豚獎”國際化品牌成色。

為新生力量搭臺助跑

作為動漫新生力量的重要孵化平臺,“金海豚獎”今年吸引了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吉林動畫學院、福州大學在內的239所國內外院校學生積極參與。多位參與初評工作的評委對參賽的學生作品給予肯定,有評委表示,“部分學生作品不僅在技術創新與藝術表達上展現出潛力,還顯現出較為成熟的IP開發價值。”

“金海豚獎不僅是賽事,更是鏈接創意、技術與市場的樞紐。”張馳表示,在為動漫創作者搭建展示風采、交流靈感的平臺的同時,“金海豚獎”也積極探索,通過創投對接、“金海豚之夜”交流會等配套活動,推動優質原創動漫IP商業化落地,同時依托動漫游戲嘉年華等市場化載體,搭建產業上下游合作平臺,為廈門乃至中國動漫產業注入新動能。

聲音  

中國動畫工業的成熟度 令人印象深刻

時隔十三年,韓國LAZEN娛樂董事長李炳圭再度來到廈門,擔綱“金海豚獎”評審。這位動漫名家說,自己年初在北京看了《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國動畫工業的成熟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此次“金海豚獎”聚集了不少優質中國動畫作品,更加深了他對中國動畫的認識。

李炳圭領導的LAZEN娛樂創作了包括《小企鵝啵樂樂》在內的多部知名動畫,其中,IP形象“Loopy”近年走紅中國社交網絡,成為表情包頂流。李炳圭說,在IP商業化中,粉絲對IP進行“二次創作”已成為重要一環,“這不僅有助于增強IP與粉絲之間的黏性,也使IP本身意涵更豐富。”

合理應用AI

賦能動漫創作

“‘金海豚獎’在業內影響力大,優秀的作品在這個平臺得到了集中展現。”首次擔任“金海豚獎”評審,中國戲曲學院舞臺美術系動畫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馬馳對大賽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參賽作品題材多元,其中體現親情、友情、自我成長等現實題材的作品尤為感人。

談及如何看待AI技術在動漫創作中的應用時,馬馳表示,AI本質上是一種工具,“從水彩、油畫棒到電腦筆刷,再到現在的AI,都是不同的創作工具。關鍵是要合理應用,通過AI來賦能創作,擴展創作形式。”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