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記者采寫《南京照相館》原型羅瑾故事引讀者共鳴
2025-08-09 10:25:5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柳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岑)“你們對《南京照相館》中蘇柳昌原型故事的報道太感人了!”電話那頭,三明市大田縣融媒體中心主持人葉娉婷的聲音難掩激動,“特別是還原記者搶救性挖掘這段歷史的過程,非常有意義,朋友圈里很多人轉發,大家都想起了羅瑾師傅?!弊蛉眨~娉婷給記者打來電話,談起《廈門日報》的新聞報道《從“上海照相館”到<南京照相館>》。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電影《南京照相館》的熱映讓塵封的歷史再度鮮活。影片原型人物羅瑾的故事尤為震撼——1938年,15歲的華東照相館學徒羅瑾冒著生命危險,秘密沖洗日軍拍攝的暴行照片,這組珍貴的影像在戰后審判中成為“京字第一號證據”,為揭露日軍罪行提供了鐵證。《廈門日報》8月6日刊發文章《從“上海照相館”到<南京照相館>》,聚焦挖掘、采寫羅瑾事跡的全過程,讓更多人知道了影片背后的故事。 羅瑾的照相館 曾定格許多顧客的幸福瞬間 羅瑾的故事不僅關乎歷史,更與許多普通人的生活緊密相連。 “讀到‘老人利索地跨下摩托車’那段,羅老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眼前?!比缃裨诤鎱^教育局工作的陳彩芳,曾是羅瑾經營的“上海照相館”的熟客。一邊讀著《廈門日報》的報道,陳彩芳一邊摩挲著手中泛黃的結婚照,嘴角泛起溫柔的笑意。她告訴記者:“這張攝于1993年的珍貴照片,正是出自羅瑾之手。” 在那個黑白攝影為主流的年代,羅瑾經營的“上海照相館”因能拍攝彩色照片而門庭若市。陳彩芳清晰記得,當她與愛人穿著白襯衫走進照相館時,這位和藹的老人立即笑眼彎彎:“來拍結婚照的吧?恭喜恭喜!”在羅瑾嫻熟的指導下,新人擺好姿勢。只見他敏捷地鉆進遮光布后,片刻后探出頭來:“別眨眼,笑一笑!”隨著“啪”的一聲脆響,幸福瞬間就此定格。 1994年,《三明日報》首次披露了“血證”的發現,羅瑾的平凡壯舉也由此走出歷史的塵埃。1995年,陳彩芳的愛人李建政正在大田縣委宣傳部工作,他來到照相館,深入采訪羅瑾先生這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其撰寫的文章還在《金陵晚報》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征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羅瑾的故事 讓“00后”少年堅定理想信念 “羅瑾的故事我之前就關注過,但是從兩位記者采訪的角度來寫文章,還是第一次見到?!本妥x于廈門外國語學校的高中生徐銀聰是一名“紅色故事迷”,看到《廈門日報》的報道后,他說,羅瑾故事最打動我的,恰恰是其“小人物”的身份。歷史往往由大人物書寫,但真相卻常常由小人物守護。羅瑾沒有顯赫身份,沒有特殊使命,卻以一己之力承擔起了歷史見證者的責任。 這位“00后”少年堅定地說:“‘吾輩當自強’不是口號。正是先輩們的堅守,才換來今天的山河錦繡。我們要把這份精神傳承下去,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的新時代青年?!?/span> 羅瑾冒死守護的照片,是用生命接力守護的鐵證,也是一個民族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從暗房到銀幕,從歷史到當下,這位普通照相師傅的故事,仍在激勵著一代代人銘記歷史、砥礪前行:羅瑾當年開照相館收的學徒郭雪玉繼承衣缽,經營起了自己的照相館,不斷提升技藝,真誠待客;他鄰居家的少年范子墨自告奮勇當起了小講解員,向大家講述一段段動人的紅色故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