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廈門:做大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蓄水池”

2025-08-08 09:18:05? 作者: 鄧婕 林澤貴?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廈門實施新辦法,進一步推動基地校建設

做大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蓄水池”

東南網8月7日訊(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鄧婕 林澤貴 實習生 黃若涵 通訊員 傅春榕)

湖濱中學“跑”出了田徑運動員、亞運會冠軍葛曼棋,湖明小學“蹦”出了青奧會男子蹦床冠軍傅梵濤、亞洲蹦床青年賽冠軍陳露、蹦床世界杯冠軍傅瑋健等名將,集美中學“駛”出了全國青少年帆船聯賽冠軍陳楠……

一系列戰績,體現了廈門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成果。競技體育“金字塔”的塔基,決定著發展上線,近日,廈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等部門聯合印發《廈門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校管理實施辦法(2025年修訂)》(以下簡稱《辦法》),進一步做大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蓄水池”。

這是繼2020年廈門首次出臺《廈門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校管理實施辦法》后的第一次修訂,五年來,廈門“體教融合”正逐步走向系統化、精細化的發展方向。根據此前公布的數據,廈門已在全市布局98所基地校,共覆蓋26個運動項目,每年穩定為市級運動隊輸送上百名后備人才。

固本培元:鍛造“冠軍孵化器”

7月31日,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暨中學生足球錦標賽(高中男子組)落下帷幕,廈門二中高中男子足球隊經過激烈角逐成功衛冕。這在二中體藝衛科主任林亞池看來,屬于“意料之內”。

足球在廈門二中已有127年歷史,昔日大名鼎鼎的英華足球隊便是二中的前身英華書院的校隊,從動蕩年代到和平歲月,這份足球血脈始終相傳。2016年,市體育局通過資金補助、派駐高水平教練等方式幫助基地校提高訓練水平,二中承擔起足球市級運動隊建設和后備人才培養的任務。

“我們現有11名教練,其中,亞足聯A級教練員3人,南美洲職業級教練員1人,師資力量雄厚。”林亞池說,二中不僅把“洋師傅”請進門,還派學校教練員到英國、法國等地“留學”,現在二中的足球教練不僅會教踢球,還開發足球教學校本教材。

近年來,廈門二中曾獲全國賽2次冠軍、7次亞軍、4次季軍,國際邀請賽1次冠軍、2次亞軍,幾乎囊括省市足球比賽冠軍,每年向市體校輸送合格后備人才120余人。

翻閱基地校名單,可以發現廈門的布局覆蓋全面,田徑、重競技、水上運動、足籃排(足球/籃球/排球)、游泳、擊劍、手球、武術套路……構建起多項目協同發展的競技人才儲備體系。

得益于政策補助費用,以及思明區少體校的大力支持,目前大同中學校排球隊形成國際級運動健將(何云舒)、國家一級運動員(郭嘉俊、何凌志、林承逸)的穩定教練班底,老一輩女排主力國手蘇彩霞任技術顧問。今年4月,大同中學高中男排隊員王昱勛入選U19國家集訓隊。而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福建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男子乙組)中,以廈門市大同中學初中男子排球隊為核心班底組建的廈門市男乙排球隊勇奪桂冠。

在帆船帆板項目上,廈門目前有5所基地校。其中,湖里區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輸送了最多的生源,有獲得全國青年帆船錦標賽男子激光4.7級長距離賽與場地賽雙料冠軍的黃澤恩,也有在全國帆船冠軍賽女子場地賽中取得第一名的黃麗飛。

在田徑項目上,基地校創建也激勵著不少學校超越自我,培育出一茬茬田徑新秀。作為老牌體育強校,新店中學的田徑在省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有1人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標準,9人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體教融合:學習競技可兼得

“用手指和手腕控制好籃球!”“傳球!傳球!”……1日下午,廈門十中籃球訓練館內,集美區少體校籃球教練陳劍平正帶領16名廈門十中的學生積極訓練,備戰福建省青少年三對三籃球錦標賽。陳劍平說,廈門十中作為“體教融合”模式的實踐者,16名孩子中既有集美區少體校和廈門十中共同招收的籃球特長生,也有學校的其他籃球苗子。

被授予廈門市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校后,廈門十中的特色籃球教育被賦予了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期待。在廈門十中副校長梁丹明看來,除輸送高水平運動員外,基地校更大的意義在于探索“體教融合”。“等于給孩子多了幾條新路,從而改變社會上尤其是家長層面對體育特長生‘重技輕文’的固化認知,也更有利于選拔苗子。”梁丹明說,學校將“校體合作、體教融合”理念融入日常,“在追求競技水平提升的同時,也注重隊員的文化學習,使其無論走向職業賽場抑或高等學府,皆有扎實根基”。

十中每年面向集美、海滄片區招收4~5名籃球特長生。除跟普通生一樣上文化課外,籃球特長生還要由本校和少體校專業教練帶領開展籃球專項訓練。

事實證明,“校體融合”的路子走對了。廈門十中向省一級運動隊、高校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籃球運動員,以及基層籃球教師、教練員。其中,曾征戰CBA的原福建潯興隊隊長周啟新、國家二隊在訓運動員林葳就是由少體校和廈門十中共同培養的優秀運動員。課程化保障也讓體育特長生有了可持續發展的土壤,2020年高考,廈門十中招收的首屆特長生中,3人考入師范院校;今年高考,7名特長生(含2名非應屆生)通過體育單招進入東北師大、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

廈門二中如何平衡訓練和學業?該校探索出足球特長生集中辦班、小班化教學的模式:將足球班的體育課、綜合性課程調整到下午的第三、四節課,文化課的課時安排與普通生同步,來保證足球特長生的文化學習時間。

守正創新:政策筑基“金字塔”

立足學校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已經成為全球趨勢。此次《辦法》提出,每周期內,全市基地校平均每年向市級訓練單位輸送合格后備人才達到100人以上。這意味著,要把學校作為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蓄水池”,通過學校俱樂部、校園聯賽等構建起完整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選拔機制。

在大同中學,學校經過多年探索,排球文化濃厚,實現班班有球隊,男女各一隊。全校每年開展排球聯賽,決出最強者,盡可能地從本校挖掘好苗子。

廈門二中獨有的“三維多元”校園足球課程同樣熠熠生輝,以專業型課程、融入型課程、實踐型課程“三駕馬車”達成育人目標。

“初中部一周開設一節足球課教學,高中部一學年安排18課時足球模塊教學。”林亞池介紹,為了讓更多學生感受足球的魅力,學校每學年還會舉辦班級足球聯賽,學生們全員參與策劃與執行。

在廈門十中,籃球被納入校本課程體系,即以籃球校本課程為核心,輻射學科融合,與此同時,學校堅持舉辦“先鋒杯”籃球賽,推動實現班班有球隊,構成獨特的校園文化。

此次《辦法》提出,市體育局按年度劃撥基地校訓練補助經費,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每年補助不超過15萬元,其他項目基地校每年不超過8萬元。承擔“市隊校辦”或“市隊區辦”的基地校,按項目的類別、影響力、項目投入以及任務完成情況,可給予每個項目梯隊每年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

“足、籃、排三大球都是團體項目,‘體教融合’模式更有利于打磨隊伍,因為這些選手很多既是隊友又是同學,他們比賽會很默契,從而能提高競技水平和成績,發揚學校體育特色。”廈門市體育局競技處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