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開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系列活動
2025-08-07 10:03:20?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開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系列活動,強化場景驅動—— 搶抓“AI+”新機遇 參會者現場體驗“AI中醫四診一體機”。 廖麗萍 攝 東南網8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實習生 阮文焓)攝像頭精準捕捉舌苔狀況、聲紋識別輔助體質判別,機器人也能中醫問診;AI助手對患者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出具病歷報告;躺在病床上,雷達監測儀和“智慧大腦”時刻守護,稍有異常就能提前預警……近日,2025年廈門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首場對接會聚焦醫療領域,展示了一個個充滿科技感、未來感的醫療場景。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如何搶抓“AI+”帶來的新機遇?廈門以政府搭臺、政策引領,推動供需精準對接,并通過打造標桿案例,強化場景驅動,加速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千行百業。 政府搭臺,供需面對面 坐在一個方盒子大小的智能體前,高清人臉攝像頭快速“面診”,智能體人機對話,聽聲識別,激光脈診儀精準“把脈”……幾分鐘的“望聞問切”后,患者便可通過小程序獲得涵蓋健康狀況、體質分析、四診分析等精準報告,甚至還附有詳細的調理方案及附近中醫館的預約方式。 這個“智能中醫”,便是觀健在(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AI中醫四診一體機”。 “這一創新應用實現了‘舌/面診、聞診、問診、脈診’四診合一的智能化、自助化、可視化、標準化。”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宋華介紹說,企業還通過中醫診斷過程中的大數據匯集,打造了中醫領域的專業大模型,支撐硬件功能開發的不斷升級。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中醫看診也能實現數智化、標準化,既能緩解目前基層醫生人力不足,尤其是老中醫稀缺問題,也可以提高醫生的診療效率。目前,該設備已在中醫館、藥房及醫院等場景落地應用。 作為廈門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系列的首場對接活動,醫療專場對接會吸引了近300名醫療機構代表、人工智能企業及金融機構參與。政府搭臺,既讓企業展風采,也實現了供需面對面。 宋華告訴記者,對接活動當天,企業的產品吸引了不少參會客商的關注?!俺藗鹘y的醫療機構,還有銀行和工會的代表向我們遞來了‘橄欖枝’,想要共同開發新的應用場景。” “今天對接會為我們提供了和企業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提出需求,尋求更多企業合作。”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陳媛表示,目前醫院對于AI技術需求主要體現在促進醫療技術發展以及服務老齡化社會兩方面。希望與企業強強聯合,特別是一些具身智能領域的企業,從而開發更多輔助性產品,幫助醫生提高效率,讓更多患者受益。 AI與醫療,這對“黃金搭檔”的深度融合,正在全方位重塑著廈門的醫療生態。來自廈門市衛健委的數據顯示,目前廈門已完成11家三甲醫院和41家基層社區機構的AI部署,構建出31個應用場景;到2028年將建成50P以上醫療算力平臺,培育醫療垂類大模型,構建“人工智能+衛生健康”生態體系,并圍繞六大場景推動技術從研發走向臨床實用。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