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廈門無居民海島生態保護新路徑
2025-07-31 09:16:43?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探索廈門無居民海島生態保護新路徑 “海上秘境”煥新生 白哈礁(記者 林銘鴻 攝) 大兔嶼(記者 林銘鴻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張珺 通訊員 劉強)在廈門的版圖中,海是流淌在城市血脈中的生命旋律,她以無盡的蔚藍,擁抱著這座花園城市,賦予其獨有的浪漫與活力。海島,正是這份深情羈絆中迷人的存在——它們或礁石嶙峋,或植被蔥郁,像一顆顆散落在深藍之上的寶石,靜默地守護著這片海域的秘境。 在廈門人熟悉并深愛的鼓浪嶼、廈門島之外,還有一群更為“低調”的生態秘境——無居民海島。它們不曾被大規模開發,卻承載著獨特的生態價值與自然之美:它們是候鳥遷徙的驛站,是海洋生物的家園,是廈門海洋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天,我們將目光投向這些無居民海島,探訪廈門如何發揮國企專業優勢,構建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三級管控體系,在無居民海島管理上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的新路徑,讓“海上秘境”煥發新生。 探島 各具特色 探訪廈門49顆“海上珍珠” 廈門有多少個海島?53個。其中有居民的島嶼4個,為廈門島、鼓浪嶼、大嶝島、小嶝島——沒錯,很多人日常生活在思明區、湖里區,但并沒有注意到,自己生活在島上。 當然,其他49個無居民海島更令人好奇。連日來,在探訪中記者發現,這些自然的杰作,魅力迥異——有的是生命的樂園,每一寸土地、每一塊礁石都蘊藏著獨特的生態密碼;有的則承載著歷史的印記;還有一些文旅資源豐富的島嶼,孕育著未來的發展可能。 在廈門的眾多海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于雞嶼和大嶼,它們是福建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白鷺自然保護區,也是鷺島廈門名副其實的“鷺巢”和“空中精靈”的孵化基地。其中,雞嶼棲息著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巖鷺等多種白鷺類鳥類,后兩種更是全球瀕危物種。當前,正值白鷺的繁育季,記者乘船靠近雞嶼時,島上萬鳥齊鳴,羽翼翩躚,猶如舉行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此外,蛇類和猛禽如鷹也是常見的“居民”,它們共同構建起一個相對完整的食物鏈,展現了海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和生物多樣性。 登上大離浦嶼,島上植被覆蓋率極高,擁有原始而豐饒的生態系統——這里是多種海生植物的繁衍地,也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同樣,形似巨鱷、廈門最大的無居民海島鱷魚嶼,礁石犬牙交錯,茂密的耐鹽植物頑強地生長在巖縫之中,許多小型海洋生物將此作為“育嬰室”和“避難所”。 白哈礁是名副其實的“海鷗天堂”——退潮時,礁石仿佛活了過來,成群的海鷗在這里盤旋、覓食、棲息,它們的鳴叫聲、振翅聲與海浪聲交織,為這片海域增添了無盡的生動與靈氣。 有些海島,不僅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印記與人文情懷。其中,寶珠嶼與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頗有淵源,據說,陳嘉庚先生夫人寶珠的衣冠冢藏在島上,寶珠嶼的名字也因此而來,登上島嶼最高處的寶珠塔,不遠的集美學村盡收眼底。土嶼上矗立著一座面朝大海的媽祖像,每當漁民出海或歸來,總會望向媽祖像,祈求風調雨順、平安順遂。 一些無居民海島,距離海岸較近,還有簡易碼頭、小路以及初步綠化,具備“串島游”的開發基礎。如大兔嶼,其旅游資源、地質景觀、綠化情況較好,是廈門在無居民海島綜合治理領域的重要實踐樣本。火燒嶼擁有獨特的紅色巖石,更能一覽日落時分如火燒云般的美景,也同樣具備開發潛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