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舉行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座談會
2025-07-31 09:16:42?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政企面對面 共話產業創新發展 火炬高新區舉行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座談會問企所需解企所難 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管軒 雷飏)新能源產業是廈門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火炬高新區作為廈門新能源產業主要承載平臺,重點聚焦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上游材料及核心零組件、下游新能源汽車及充換電、能源互聯網等應用領域,通過“外引內培”,逐步構建起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鋰電池產業集群。昨日下午,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召開新能源新材料企業座談會,就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與企業進行交流,面對面傾聽企業訴求,問企所需,解企所難。 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中能瑞新(廈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和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代表參加座談會。他們暢所欲言,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立足行業和自身發展情況,就新能源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深度對接、下游需求釋放、項目成果落地、企業降本減負等方面交流了看法,提出了意見建議。 構建具一定規模的新型動力電池產業集群 近年來,火炬高新區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和重大項目落地,牽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快速集聚,逐步形成以電池制造為核心,向上游延伸布局正負極材料、隔膜、結構件等關鍵材料及零部件,向下游延伸布局儲能逆變器、儲能系統集成及終端應用的新能源產業鏈條。 其中,產業鏈上游已落地中科華聯鋰電隔膜項目、金楊結構件、弘信電子、寶益科技等一批產業鏈上游項目;產業鏈中游集聚了寧德時代、中創新航、海辰儲能、中能瑞新等龍頭及高成長型企業項目,已落地新能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項目產能合計235GWh,已投產127GWh;產業鏈下游擁有ABB、科華數據、清源科技、倍特立、博泰車聯網等重點配套企業,和儲能源、量道新能源等則作為專業系統集成商,利用先進系統集成技術整合外購的電池、儲能逆變器等。 “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有更多機會了解本地新能源企業及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也為后續尋找產業發展新商機奠定了基礎。”廈門篤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皓表示。“希望在高新區管委會牽線搭橋下,園區企業之間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交流合作,共同拓展產品應用場景,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廈門嘉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赟說。 “企業提需求,我們‘接好單’。”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賴建州說,高新區管委會要持續深化“益企服務”工作機制,聚焦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持舉措和個性化的幫助服務,從政策、人才和企業發展等方面著力破除瓶頸,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座談中,企業也反映了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福建量道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希望政府搭建高端領軍人才平臺,組織產學研對接等需求;部分企業希望在園區公交站點與地鐵出入口之間增加接駁車班次,解決員工通勤不便的問題。火炬高新區各相關處室負責人認真記錄,逐一回復,現場協調解決。 其中,人才是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廈門逐步搭建了一批新能源產業創新平臺,目前擁有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嘉庚創新實驗室、福建省新能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廈門時代新能源研究院等鋰電池產業相關創新平臺10余家。其中,廈門大學與廈門時代合作共建寧德時代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深化校企合作,為新能源行業培養領軍人才、高層次應用型拔尖人才。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廈門理工新能源材料產業學院、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等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能源材料等專業或學科,也增強了本地新能源人才培養實力。 針對企業的需求,下一步,高新區管委會將在緊抓項目落地契機,精準研判產業鏈上下游項目,開展靶向招商、精準招商,支持本土企業做大品牌優勢的同時,與人社部門加強溝通、細化服務舉措,支持行業頭部企業、央企、科技型企業等在廈設立企業研發中心,與高校院所共建聯合創新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進一步提升產學研合作的效率,為企業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