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奮進集美 > 集美報 > 正文

葫蘆青,葫蘆黃

2025-07-30 10:26:17? 作者: 王同舉?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兒時在鄉下,每家每戶都會在院角搭葫蘆架。鄉下人說葫蘆“賤生”,往墻角扔幾粒種子,也不用特意侍弄,幾場雨水下來,嫩莖就頂著兩瓣新葉鉆出來,不用多少時日便舒展成青藤。青藤得了幾分陽光便撒歡兒似的長,順著竹籬笆往上攀爬,甚至能越過矮墻,在鄰居家的小院里扎根。

蟬聲漸稠時,葫蘆花便悄然登場,五瓣白瓷似的,花蕊頂著鵝黃花粉,花蒂下藏著米粒大小的葫蘆苞。風吹過,朵朵白花在綠葉叢中搖曳,清香陣陣。盛夏光照殷勤,雨水足,葫蘆苞就一個勁兒地瘋長,待表皮上的絨毛褪盡,葫蘆越長越圓實,一只只懸垂在竹架上,鈴鐺似的惹人喜愛。

葫蘆架是農家小院里的天然涼棚。父親從地里收工回家,總喜歡把竹椅搬到葫蘆架下,瞇了眼一坐就是半晌。母親坐在棚架下擇豆子,豆子落下的聲響和蟬鳴織成一片。入夜后,我拿著蒲扇在院子里追螢火蟲,玩累了,拿條細竹棍在青葫蘆上劃拉,留下幾個歪歪扭扭的字,連帶著夏日的晚風與蛙鳴,都被一并刻進了葫蘆的紋路里。

最難忘母親摘葫蘆的模樣。她搬來木凳,踮著腳輕拍葫蘆:“該收啦,再長就老咯。”說是摘,倒像是哄孩子,手指捏住葫蘆蒂輕輕一轉,圓滾滾的葫蘆便落在掌心。母親最會做葫蘆羹,削去葫蘆的青皮,切成片放在熱油里翻炒,加水煮沸后打入一兩只雞蛋,撒把蔥花即可出鍋。葫蘆羹湯色清亮,喝起來帶著淡淡的清甜。

鄉下人最懂葫蘆的妙處,總能把它的價值發揮到極致。待葫蘆變黃老去,可以拿來制作生活用具。父親把老葫蘆摘下,磨去表皮上的絨毛,再用錐子在葫蘆頂部鑿個圓口,把里面的瓜瓤掏干凈。處理好的老葫蘆有兩種用法:一種是從葫蘆中間鋸開,安上木柄做成水瓢,舀水時,井水會順著瓢沿晃出來,“哐當”作響;另一種是保持瓜體完整,只在葫蘆脖頸處系根繩子,就變成了簡易儲物罐。母親把曬干的豆角籽、絲瓜種分別裝進葫蘆里,往葫蘆口塞團棉花,然后掛在墻上,以備來年春播之用。

葫蘆入畫入詩,總帶著幾分閑適。詩人陸游在《劉道士贈小葫蘆》中寫道:“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云云萬里身”,道盡了葫蘆在平凡生活中的深遠意境。宋代畫家王居正畫過《紡車圖》,檐下便懸著幾串葫蘆。

葫蘆諧音“福祿”,圓鼓鼓的肚子仿佛能盛下萬千福氣。俗語有云:“肚大能容,福祿不缺。”鐵拐李的腰間總別著一只寶葫蘆,福祿壽三星的杖頭挑著鎏金葫蘆,連太上老君的丹爐旁也懸著紫綬金章的葫蘆,仿佛這小小的葫蘆天生就該裝滿人間至美的祈愿。

“葫蘆架下讀書床,長日風清暑氣涼。”或許,每個人的夏天記憶里都有一架葫蘆,纏著歲月的青藤,開著永不凋零的白花。

(來源:集美報)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