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夏日
2025-07-30 10:23:45?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夏日的鄉村,總是來得悄無聲息。先是田埂上的野草忽然茂密起來,接著是池塘里的蛙聲一夜之間稠密了,再后來,連風也變了脾氣,從溫柔變得熱烈。這般變化,城里人是不易覺察的,唯有在鄉下住慣的人,才能從這些細微處捉住夏天的一角。 村東頭的老槐樹最先知道夏的消息。五月的陽光透過新綠的葉子,在地上描畫出斑駁的影子。這樹已有百歲年紀,樹干有三合抱粗,樹皮皸裂如老人額上的皺紋。樹蔭下總聚著幾個老人,搖著蒲扇,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話。他們的話也像樹上的葉子,稀稀疏疏的,卻自有其韻味。老張頭說:“昨兒夜里聽見布谷叫了。”李老漢便接道:“可不是,該插秧了。”于是眾人便都沉默下來,各自想著自家的田地。 河水漸漸暖了,村里的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脫了鞋襪,赤腳踩進淺灘。水剛沒到小腿肚,涼絲絲的,有小魚在腳邊游弋,碰著皮膚,癢癢的。大些的孩子已經會鳧水了,一個猛子扎下去,能摸上來幾個河蚌。小些的只能在岸邊玩,用樹枝攪動水面,看陽光在水底的石頭上跳舞。偶爾有蜻蜓飛過,停在蘆葦梢上,透明的翅膀微微顫動,孩子們便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靠近,卻總在即將得手的一刻,被它輕盈地逃開。 田野里的活計多了起來。男人們天不亮就下地,褲腿卷到膝蓋,露出曬得黝黑的小腿。秧苗已經長到一掌高,翠綠翠綠的,在風里輕輕搖擺。插秧是個辛苦活,要一直彎著腰,倒退著走,手指在泥水里不停地動作。汗水從額頭滾落,掉進水田里,立刻不見了蹤影。女人們送飯來時,男人們才得空直起腰來,坐在田埂上吃飯。咸菜、炒雞蛋、昨夜的剩粥,就著野外的空氣,飯菜簡單,吃起來卻格外香甜。 午后是最安靜的時辰。太陽曬得人發昏,連狗都躲在屋檐下吐著舌頭。只有知了不知疲倦地叫著,聲音忽高忽低,像一把鈍鋸子在鋸著悶熱的空氣。村口的雜貨店里,老板娘打著盹兒,頭一點一點的。柜臺上的蒼蠅也不怎么飛得動,懶洋洋地爬著。偶有孩子來買冰棍,掀開棉被覆蓋的箱子,冷氣便“噗”地冒出來,轉瞬又被熱氣吞沒。 傍晚時分,暑氣稍退。女人們提著籃子去菜園摘晚飯要用的菜。豆角已經爬滿了架子,紫色的茄子沉甸甸地墜著,西紅柿開始泛紅。她們一邊擇菜,一邊隔著籬笆說話。張家的媳婦生了,李家的兒子考上了縣里的中學,王家的母豬下了十二個崽……這些消息在菜園間傳遞,比風還快。菜葉上的水珠沾濕了她們的衣角,但誰也不在意。 晚飯后,人們搬了凳子到打谷場上乘涼。天上的星星比城里多得多,密密麻麻地鋪滿了夜空。老人們指著銀河,給孩子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年輕人聚在另一邊,小聲說著自己的心事。有風吹來,帶著稻花的香氣和遠處池塘的水汽。不知是誰家的狗叫了幾聲,又安靜下去。漸漸地,說話聲少了,只剩下蒲扇拍打蚊子的聲響。 夜里下了一場小雨。雨點打在瓦片上,沙沙地響。農人們睡得踏實,知道這場雨對秧苗有好處。雨停后,月亮從云層里鉆出來,照著濕漉漉的村路。青蛙們又開始了合唱,此起彼伏,直到東方泛白。 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夏天便深了。稻子開始抽穗,知了的叫聲越發響亮,連清晨的風也帶著熱氣。孩子們盼著西瓜快些熟,大人們算計著收割的日子,村莊在夏日里緩緩呼吸,像一片樹葉浮在時光的水面上,寧靜而自足。 夏天的鄉村,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有的只是這些瑣碎的細節。但正是這些細節,織就了生活的質地,讓記憶有了溫度。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