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母女跨越山海 用音樂播撒民族團結的種子
2025-07-30 10:06 來源:集美報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圖一;張可兒教孩子唱歌。 “在我的心目中,這是我第二個故鄉……”清澈的童聲用閩南話唱響《廈門親像一首歌》。近日,這段拍攝于新疆吉木薩爾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烈反響。廈門攝影師鏡頭下,草原上空飄蕩的稚嫩歌聲,訴說著一段跨越 4000 公里的山海情緣。 音樂支教 母女接力傳遞閩南鄉音 視頻里的孩子,是吉木薩爾縣第五小學的學生。去年7月,他們學會了這首充滿廈門風情的歌曲。教他們唱歌的,是集美杏濱小學援疆教師武素云的女兒張可兒。 “去年夏天,剛好我女兒畢業。”武素云說,女兒張可兒是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第五小學有音樂社團,但是音樂老師資源相對缺乏,武素云便萌生了一個想法:“何不讓女兒利用暑期實習的機會,把廈門的音樂帶到吉木薩爾?” 張可兒把歌詞標注成拼音和文字,耐心教導一個月,最終讓孩子們熟練演唱了《廈門親像一首歌》和《愛拼才會贏》。通過歌曲,孩子們知道了廈門有美麗的鼓浪嶼,有代表著民族氣節的鄭成功,了解到一個和新疆截然不同卻同樣充滿魅力的海濱城市。在克服閩南話發音困難的努力中,孩子們也加深了對廈門的印象和向往。 這次隨媽媽援疆,張可兒也收獲滿滿。她對媽媽說:“這段經歷讓我還沒站上講臺,就有了當老師的興奮感?!?/p> 圖二:新疆孩子今年初來廈研學。 跨越千里的歌聲 搭建起跨越山海連心橋 今年一月,在福建援疆廈門分指揮部的支持下,吉木薩爾縣第五小學8名合唱團學生踏上了廈門研學之旅。其中就有視頻里帶頭唱起歌的女孩阿克瑪爾堅·哈那哈持和男孩哈尼·葉不拉依。 在集美,新疆孩子和杏濱小學學生一起吃餃子、玩游戲、互贈禮物,還同臺演繹了這首閩南話歌曲《廈門親像一首歌》。這首由中國臺灣音樂人楊慕創作的廈門贊歌,如今通過孩子們的傳唱,成為閩疆情誼的生動注腳。 吉木薩爾縣第五小學是杏濱小學結對共建學校。今年 “六一”,杏濱小學還通過貿易節為吉木薩爾縣第五小學募集 1 萬余元善款,用于資助當地優秀和困難學生。實際上,廈吉兩地的交流遠不只如此。僅最近兩年,吉木薩爾縣第五小學就與廈門及臺灣地區學生開展7次共建研學活動,孩子們在互動交流中分享家鄉的特色文化,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海的連心橋。 童聲唱響同心圓 中華民族一家親 去年,楊慕來到吉木薩爾縣第五小學,他帶著臺灣、廈門、新疆的小朋友一起唱這首歌,在場的人很多都熱淚盈眶。楊慕感慨“沒想到新疆的孩子們能將這首歌唱得如此標準,不僅是閩南話,連曲調也唱得很標準”,真的讓他很意外,特別感動。當時,張可兒就在現場指揮大家一起唱。 歌聲見證了廈吉兩地的密切交流。從廈門的海浪到新疆的草原,閩南話不再只是鄉愁的符號,更成為串起山海情誼的珍珠,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與民族團結的種子。 正如在視頻里,當攝影師問“小朋友,你們是什么民族”時,哈尼清脆而堅定地回答:“我們肯定是中華民族呀!”孩子們用純真的話語道出了家國情懷,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內涵。(文/記者 吳笛 陳滿意 許曉霞 圖/受訪者 提供 來源:集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