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廈門同安美林街道多措并舉推進移風易俗入民心

2025-07-27 19:09:13? 作者: 文潔 鄒玒?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東南網7月26日訊(本網記者 文潔 鄒玒)革除舊俗立新規,文明新風拂面來。近年來,廈門市同安區美林街道以培育文明鄉風為目標,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工作,通過主題宣傳、活動實踐、制度建設多管齊下,推動陳規陋習漸次退場,文明新風落地生根。

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制度保障是關鍵。美林街道通過召開移風易俗常態化宣傳工作部署會,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壓實責任,推動宣傳工作向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轉型。各村居以發放材料、現場講解等形式,將文明理念融入日常,引導居民自覺摒棄陳規陋習,為街道精神文明建設筑牢根基。

聚焦殯葬改革

倡導綠色文明

日前,美林街道多部門聯動,在潘涂社區開展“倡導文明殯葬 推進移風易俗”主題活動,文化站、安監站、司法所等多部門協同發力,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分析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科學、綠色、節儉的喪葬觀念。志愿者們以“生前厚養,逝后薄葬”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化解群眾疑慮,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認可喪事簡辦,文明殯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7月18日,洪塘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接力開展文明殯葬宣傳,工作人員發放《文明殯葬讓生命更有尊嚴》倡議書,詳解殯葬改革政策與生態安葬方式,結合實際案例解答骨灰寄存、墓地使用等民生問題,重點倡導“不搞大操大辦、不燃放煙花爆竹、不使用封建迷信用品”,推廣鮮花祭掃、網絡祭掃等綠色方式,讓緬懷先人之情與生態保護同行。

潘涂社區則以PPT展示直觀對比樹葬、花壇葬等生態安葬與傳統墓葬的差異,引發居民對殯葬方式的重新思考。互動環節中,志愿者針對生態葬補貼、祭祀方式轉變等問題逐一解答,推薦的“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等新形式,既保留了文化內涵,又消除了安全隱患,讓文明祭祀蔚然成風。

四口圳社區通過觀看主題教育視頻、發放倡議書等形式,強化居民對厚養薄葬社會價值的認知,倡導以低碳環保方式緬懷先人。社區計劃持續通過微信群、宣傳欄擴大宣傳覆蓋面,讓文明殯葬理念融入社區肌理。

融合傳統節日

傳承之中創新

今年清明節前夕,美人山社區以“我們的節日·清明”為契機,開展“四月追思 青團寄情”活動,通過“文化課堂+手作體驗+文明倡導”的模式,搭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橋梁。青少年在青團制作、民俗問答中深化文化認同,同時通過文明講解與倡議書發放,讓移風易俗理念在潛移默化中扎根。

6月的父親節,美人山社區將親子互動與文明宣傳相結合,在“父愛如山,感恩有您”活動中,融入抵制高價彩禮、倡導婚事新辦等內容。20余對親子家庭通過趣味調查、感恩相框制作等環節,在溫馨互動中接受文明理念,讓“共建和諧文明社區”的目標轉化為居民的自覺行動。

普法實踐結合

擴大宣傳半徑

湖安社區則迎來“倡導厚養薄葬 弘揚時代新風”宣講活動,40余名居民與工作人員現場聆聽。宣講以“孝在當下,莫待親逝時空悲切”為核心理念,引導居民將孝心融入日常,推動文明風尚在社區落地。

金海社區的“大手拉小手 新風一起走”活動,通過生動案例講解、互動問答等形式,讓親子家庭共同學習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內涵。孩子們分享生活中的文明故事,以“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與社區形成文明共識。

望海社區則從制度與普法雙管齊下,召開專題部署會破解精神文明建設難點,聯合法律顧問開展《民法典》《反食品浪費法》宣講,結合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案例,明確行為邊界,增強居民守法自覺,從根源上遏制歪風陋習。

從殯葬改革到婚俗新辦,從節日活動到日常宣傳,美林街道以多樣化舉措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如今,“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逐漸成為共識,“生前厚養、逝后薄葬”“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新風尚正在各村居開花結果。

移風易俗“聚合力”,鄉風文明“譜新篇”。美林街道將持續深化文明建設,讓勤勞節儉的民族美德與文明健康的時代新風相得益彰,共同構筑更具溫情、更富活力的文明社區。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