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帶狀皰疹高發 廈門專家提醒:50歲以上糖友風險高需警惕
2025-07-25 18:37:27?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7月25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夏季來臨,帶狀皰疹進入高發期。廈門市醫療專家提醒,50歲以上中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需高度警惕帶狀皰疹侵襲,及時做好預防措施。 帶狀皰疹俗稱“蛇纏腰、生蛇”,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數據顯示,超過90%的成人體內潛伏該病毒,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病,中國每年帶狀皰疹病例數可能超過600萬例。這種疾病不僅損傷皮膚,還會帶來劇烈疼痛,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 廈門市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胡天赤介紹,帶狀皰疹發病與免疫力密切相關,且具有季節性。近期天氣炎熱,部分老年人因食欲減退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誘發疾病。他近期接診的一位患者,最初出現腰部瘙癢灼痛,誤以為是濕疹自行用藥,延誤治療后皰疹加重。“帶狀皰疹若錯過早期治療,可能誘發嚴重持久的后神經痛。”胡天赤強調。 年齡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上人群為易發群體,且年齡越大病情可能越嚴重。更值得注意的是,慢性病患者患病風險顯著更高:糖尿病患者患帶狀皰疹風險比普通人高60%,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患者風險高39%。而帶狀皰疹患者短期內心梗風險增加68%,腦出血和中風風險增加78%。合并糖尿病的帶狀皰疹患者中,約三分之一會遺留神經痛。 “在門診中,我們發現合并糖尿病的帶狀皰疹患者,帶狀皰疹消退后約三分之一仍會遺留神經痛,這與個體體質及早期防治是否積極都密切相關。當前,在國家健康戰略倡導下,我們強調‘未病先防’的防治理念,呼吁主動健康管理。因此,對于體質較弱或合并慢病的中老年人群而言,尤其要積極做好預防,接種帶狀皰疹疫苗,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帶狀皰疹的侵襲。” 胡天赤強調。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我經常接觸到一些帶狀皰疹患者,剛開始出現疼痛的癥狀,他會誤以為是拉傷或扭傷,而隨著病情進展,出現一些水皰后才發現是帶狀皰疹。”思明區梧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聲亮表示,“近期高溫天氣,中心門診上帶狀皰疹患者數量也有上浮趨勢,且50歲以上慢病人群數量較多,做好這部分居民的疾病預防管理工作,對提升整個轄區的健康老齡化水平至關重要。我們一方面開展對應的疾病科普,提高大家的預防意識。另一方面,提供更便捷的接種服務,讓我們的中老年人群更方便、快捷地接種疫苗。” 作為居民最便捷的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健康科普等重要職責。在思明區梧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張聲亮介紹:“在慢病防控方面,我們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核心抓手,深度推進醫防融合。社區精心組建了16支全科醫生團隊,作為‘健康管家’為轄區千余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簽約服務,這部分重點人群像醫生的‘老朋友’,定期接受隨訪管理。醫生們通過周期性、全面性的健康評估,對每位居民的身體狀況、慢病控制了如指掌,并據此提供個性化的健康干預指導,例如日常管理、科學推薦疫苗接種等,提升轄區重點人群的慢病防控效能與健康管理水平,織密社區健康防護網。” 張聲亮提醒:“慢病患者應更加重視帶狀皰疹的發病風險和預防。老年人免疫功能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從而影響對于傳染病的抵抗能力和對疫苗的免疫應答能力。因此,需要能夠有效刺激老年人免疫應答的疫苗來預防帶狀皰疹。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種的絕對禁忌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體,如處于疾病穩定期,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降低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接種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護效果、保護時長、接種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詢專業醫生,進行科學接種。”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