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休閑旅游 > 正文

廈門:街巷深度游 暑期火出圈

2025-07-25 09:32:42? 作者: 林雯 吳燕如?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街巷深度游 暑期火出圈

廈門歷史文化公益游不斷升溫,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

百年中山路街巷文化研學暑期主題活動中,帶隊老師向孩子們講解片區歷史文化。(記者 吳燕如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雯 吳燕如8歲的李峻諺迷上了街巷游。自7月百年中山路街巷文化研學公益活動啟動后,他已經參加了3期。探訪廈門市中山路“龜之戲”雕塑時,帶隊老師教大家的“摸龜首,起大樓”閩南話口訣,他很快就朗朗上口。他的奶奶邵女士很驚喜:“這種玩法特別好,能讓孩子多了解廈門的歷史文化?!?/span>

近期,廈門歷史文化公益游覽活動不斷升溫,新線路、新玩法更多了,開啟文化傳承新范式。市民游客通過形式多樣的深度游,探索現代化城區中的歷史文脈,不斷加深文化認同和城市情懷。

【變化】

非遺、美食等文化元素融入

定制化和主題式公益游覽大增

7月,由中華街道為8歲-14歲孩子打造的暑期主題街巷游啟動。每周兩期公益活動,幾乎都是一開放報名就“秒空”。

一張原創手繪地圖,立體式呈現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筑風貌和特色美食。跟著這張地圖,上周末,20個孩子開啟百年中山路街巷文化研學之旅。

在一路游覽鷺江賓館、僑批展廳、黃則和花生湯店、第六菜市場、“城記·中山路”展示廳的過程中,帶隊老師、國家高級導游員洪海樵將建筑和美食串聯起來,從孩子的視角講述中山路歷史文化故事,充分調動大家的好奇和興趣。

在僑批展廳門口的銅像雕塑前,11歲的鄭哲淵仔細觀察兩位銅像人物的不同之處,并在得知身份后感嘆:“原來僑批是這樣來的?!卑耸d未搬遷的黃則和花生湯店亦是鮮活教材,孩子們在重溫《落花生》經典篇章中,了解美食文化與城市發展的歷史淵源。

洪海樵說,暑期主題街巷游文化研學公益活動是專為孩子們量身定制的。主辦方不僅專門設計了地圖,還在4條線路中加入龍舟模型制作、南音、皮影戲、茶桌仔等非遺體驗活動。在這次活動中,為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不允許跟團。

隨著暑期旅游高峰的到來,廈門在挖掘并推動更多歷史遺跡開放的同時,還將非遺技藝、美食文化、特色民俗等融入游覽線路,不斷推出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元的歷史文化公益游覽服務。

近期,除研學團,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定制路線外,廈門各單位還推出百年中山路、抗戰足跡打卡·廈門Citywalk、“一路追光”愛國主義教育展示帶等主題游路線,場次增多、供給更充足,滿足了不同群體的游覽需求。

【觀點】

吸引更多游客加入

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

廈門歷史文化公益游服務迎來“多點開花”,越來越多市民游客在深度文化體驗中,感受廈門的歷史遺存和文化底蘊。市民林蕾纓和旅途中認識的新朋友,組建歷史文化游發燒友微信群,他們共享信息,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游覽活動。“上周我去了同文頂,講解很精彩,我知道了很多建筑背后的故事。希望未來有更多精品游、深度游,讓更多人加深對城市的了解?!绷掷倮t說。

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老街建筑研究專家曾謀耀認為,廈門正全力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促進歷史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中,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歷史文化公益游服務就是很好的參與方式?!巴ㄟ^活動的廣泛開展,文物古跡、歷史建筑、特色民俗、非遺體驗等寶貴資源充分結合起來,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

結合帶隊走街串巷的經驗,曾謀耀認為,目前游客對廈門歷史文化公益游服務的知曉率還不夠高。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宣傳力度,例如在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進行試點,打造經典游覽線路的同時設置固定宣傳點,讓更多來廈游客知曉并參與廈門的公益文化游覽服務。同時,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相關部門可以牽頭打造更專業的志愿團隊,提供更高品質的講解與體驗服務。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