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思明區 > 正文

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落幕

2025-07-24 09:33:06? 作者: 朱道衡? 來源: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百年建筑化身“會唱歌的遺產”

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圓滿落幕,琴島成為展示中國多元文化活力的一扇窗口

廈門日報訊(記者 朱道衡當管風琴的雄渾與海浪的律動在百年建筑共振,當西方歌劇的詠嘆與閩南民謠的吟唱在紅磚墻下交融,為期10天的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于7月21日圓滿落幕。

這場匯聚全球頂尖音樂家、集古典與流行、本土與世界于一體的音樂盛宴,不僅讓“音樂之島”的街巷流淌著跨越國界的音符,而且以藝術為鑰,打開歷史遺產與當代文化對話的新通道,讓鼓浪嶼成為世界看見中國多元文化活力的一扇窗口。

據相關部門統計,本屆鼓浪嶼音樂季共吸引登島游客超32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約6000人。

音符散落街巷

多元音樂碰撞出火花

漫步鼓浪嶼,街巷的轉角可能遇見驚喜。碼頭邊的手風琴獨奏與巷弄里的簫聲交織,紅磚拱廊下傳來《卡門》的經典唱段,沙灘上的原創歌聲隨風飄蕩——融入歌劇、管風琴、鋼琴等多元形式的近百場演出,匯聚26位外國音樂家,為這座小島增添了浪漫氣息。

國際管風琴界泰斗、德國著名管風琴家盧德格爾·盧曼不僅帶來獨奏音樂會、大師班,還與廈門六中合唱團合作音樂快閃。管風琴的恢宏與孩子的清澈聲音碰撞,令現場座無虛席,連走廊都站滿聽眾。

八卦樓的紅磚拱廊下,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即興唱起《卡門》選段,百年建筑的穹頂成了天然混響箱,游客紛紛駐足,掏出手機記錄。而在菽莊花園,民樂演奏與非遺體驗相映成趣,穿漢服的姑娘們隨著古箏聲起舞,讓游客沉浸式感受國風之美。

鼓浪嶼音樂廳內,《費加羅的婚禮》《蝴蝶夫人》《麥克白》等歌劇精粹接連上演,多國藝術家的演繹,讓歌劇愛好者大呼過癮。鼓浪嶼港仔后沙灘則成了原創音樂的舞臺,8場演出讓年輕音樂人帶著夢想,在海浪聲中唱出青春旋律。

開放多元引客來

異國音樂人愛上小島

為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音樂家和優質原創音樂力量都青睞鼓浪嶼?

第四次來到鼓浪嶼的英國國寶級管風琴演奏家托馬斯·托特說:“在鼓浪嶼,你能聽到各種各樣的音樂,而且很多都是免費的,你可以來到這里免費聽管風琴演奏,這在英國是難以想象的。”在他眼中,鼓浪嶼的開放與多元,是音樂季最動人的特質,這讓他對這座“音樂之島”的熱愛越發深厚。

芬蘭青年歌唱家妮娜則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參加第二屆上音歌劇院鼓浪嶼歌劇比賽,獲得二等獎。“你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的文化匯聚在這里,創造出不同的作品。我愛這座小島,我愛這個國家,我希望再次過來。”妮娜說。

參加演出之余,妮娜還到八卦樓欣賞了《卡門》實景精粹音樂會演出,對她而言,這是最特別的一場《卡門》演出。“我太震撼了,這里太美了,不需要額外裝飾,因為建筑本身就很美,音樂家能在這里演出,太享受了。”她說。

這些遠道而來的音樂人,在演出間隙穿梭于鼓浪嶼街巷。他們既會為轉角處共享鋼琴演奏點的琴聲駐足,也會被中西合璧的建筑打動,最終都成了小島的“回頭客”。正如妮娜所說:“不同文化在這里碰撞出的火花,讓人忍不住想再來。”

從音樂盛會到文化IP

讓遺產會“唱歌”

如今的鼓浪嶼音樂季,早已不僅僅是十天的狂歡。它像一條無形的紐帶,串聯起歷史與當下、本土與世界,讓百年建筑變成“會唱歌的遺產”。

這背后,是鼓浪嶼對“音樂之島”建設的持續發力。《鼓浪嶼公益性文體項目“以獎代補”暫行規定》《鼓浪嶼重點文化發展扶持暫行辦法》等政策的出臺,為音樂文化回歸保駕護航。“駐島藝術家計劃”簽約的多位國際大師,讓高雅藝術定期走進大眾生活。法國鋼琴家米歇爾·達爾貝托的指尖在老鋼琴上跳躍,英國管風琴演奏家托馬斯·托特的琴聲從百年建筑傳出,這些都成為鼓浪嶼的別樣風景。

近年來,鼓浪嶼進一步探索多層次活化利用與預防性監管保護相結合的方式,讓歷史建筑煥發新生機。如今,黃榮遠堂已被活化利用為我國首個國家級綜合性唱片博物館,救世醫院舊址成為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讓高雅藝術走進大眾生活。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