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酒店擺攤 食客聞香而至
2025-07-19 12:53:2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李奇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市民在攤位上挑選心儀的菜品。 攤位上的美食。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薛堯 實習生 李慧)蒜蓉小龍蝦、脆皮乳鴿、鮑魚撈飯……近日,“酒店外擺”的風也吹到了廈門!以往帶著“高冷”標簽的酒店餐飲,如今把招牌菜搬到了戶外攤點,還靠視頻直播拉人氣。親民價格遇上星級美味,市民游客聞香而來,“酒店外擺”正成為別具煙火氣的美食打卡地。 消費者: 性價比高充滿煙火氣 “9.9元把星級美味帶回家。新鮮食材,大廚主理,餐盤換餐盒,儀式感不降級。”17日16時30分左右,環(huán)島路一酒店外的廣場上,一條紅色橫幅格外醒目,三個帳篷整齊排列,每個帳篷前都圍滿了市民,隊伍從帳篷前一直延伸到廣場入口。 68元/公斤的蒜蓉小龍蝦、15元/份的鮑魚撈飯、20元/250克的紅燒肉、88元/只的烤鴨,24種精心烹制的特色菜品一字排開,為市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早就聽說這家酒店的烤鴨很有名,平時去酒店吃一頓要128元,有點舍不得,現(xiàn)在擺攤賣,價格比在酒店里便宜40元,還能分成半只購買,必須來嘗嘗。” 排在隊伍中的市民王女士正拿著手機,對著攤位上的菜品拍照發(fā)朋友圈。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刷到酒店的直播趕過來的。 李先生剛買到一份鹵雞爪和一份鹵鴨翅。“這鹵味味道確實正宗,和我之前在酒店宴會廳吃的口感一樣,包裝也很嚴密,帶著方便,性價比很高。我昨天還來買了鮑魚撈飯,在酒店一份賣58元,這里只需要15元,份量也差不多。”他舉著手里的餐盒對記者說。現(xiàn)場還有不少市民像李先生一樣,買完后就在廣場旁的石階上坐著品嘗,邊吃邊聊,一派熱熱鬧鬧的煙火氣撲面而來。 酒店: 兩個半小時補貨好幾次 “我們每天16時30分準時出攤,19時收攤,這兩個半小時里,基本每個攤位都要補貨好幾次。” 酒店工作人員張女士說,此次外擺采用“線上引流+線下消費”模式,工作人員會在直播間和網(wǎng)友互動,解答菜品、停車等問題,吸引線上觀眾轉化為線下消費者。 18日17時30分,西堤路附近的一酒店外擺攤位也人氣十足,不少市民與游客正駐足選購。“我從河北來廈門旅游,刷抖音刷到這個活動,特地過來嘗嘗星級酒店的味道。”游客尤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那盤鹵水拼盤,她排了很久,“味道確實地道,48元一份,比在酒店內點便宜了100多元,分量雖比堂食少些,但兩人分享剛剛好。” 據(jù)酒店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外擺活動已開展5天,后廚就在攤位后方,供貨非常充足。“人流量一天比一天多,賣得最火的當屬烤鴨,有時后廚剛出爐一批,攤位上就賣空了,師傅們都在加緊烤制。” 觀點: 餐飲行業(yè)多元經(jīng)營創(chuàng)新實踐 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江航表示,酒店拓展戶外擺攤業(yè)務,本質上反映了餐飲行業(yè)向多渠道發(fā)展、多元化經(jīng)營的戰(zhàn)略轉型。這一創(chuàng)新實踐突破了傳統(tǒng)酒店餐飲單一依賴堂食的經(jīng)營模式,通過構建“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的全渠道營銷體系,實現(xiàn)了品牌價值的多維度延伸。短視頻平臺等數(shù)字化工具的應用,不僅打通了不同消費場景的壁壘,更創(chuàng)造了與年輕客群深度互動的新機遇。 江航認為,這種經(jīng)營模式的創(chuàng)新,既是對消費升級趨勢的主動適應,也是餐飲企業(yè)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從行業(yè)發(fā)展角度看,這種多渠道協(xié)同的經(jīng)營策略,不僅拓展了營收來源,更通過差異化服務滿足了多元化消費需求,為餐飲行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 鷺江茶桌仔 擺出去 拓新局 酒店將招牌菜品搬到戶外攤位,以親民價格引得市民排隊搶購——這一創(chuàng)新舉措,正是酒店主動擁抱多元經(jīng)營、拓展消費場景的鮮活實踐。在消費市場日益細分的當下,這種多渠道發(fā)展戰(zhàn)略,正為酒店餐飲撬開新的增長空間。 長期以來,酒店餐飲受限于自身定位,客群單一且消費場景固化。而外擺活動通過“餐盒替代餐盤”的巧思,既守住了菜品品質,又大幅拉低消費門檻,讓曾經(jīng)困于富麗堂皇宴會廳的酒店美食,真正走進了市井街頭,實現(xiàn)了消費場景的突破性遷移。更關鍵的是,它讓酒店觸達了以往難以覆蓋的家庭客群與年輕消費群體,為品牌培育出全新的增長極。 這場“外擺實驗”生動證明:酒店餐飲唯有主動打破邊界、構建多元經(jīng)營體系,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贏得持續(xù)發(fā)展的沃土,最終織就更完整的餐飲服務生態(tài)。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