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支持航空維修產業發展的政策在廈率先落地
2025-07-19 12:49:4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李奇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海關總署又一項惠企政策在廈率先落地 航空維修企業減免稅更高效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沈瑀彤)近日,廈門海關為廈門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辦理了全國首票常用航材維修物料進口“一次審核、多次使用”減免稅快速審核,標志著海關總署又一項支持航空維修產業發展的惠企政策在廈率先落地。 自2024年5月30日起,海關總署在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器件政策項下正式推廣應用減免稅“一次審核、多次使用”模式。今年3月21日起,海關總署將該業務模式擴大至支持民用航空維修用航空器材進口、重大技術裝備進口、支持科技創新等進口稅收優惠政策項下進口有關貨物。 在傳統減免稅審核模式下,企業需根據進口的不同種類商品逐票填報《征免稅確認通知書》,每次填報都要填寫一次商品信息并上傳隨附單證。在新模式下,企業可根據年內進口計劃對常用物料集中辦理減免稅審核確認,后續在實際進口前直接調用商品項,系統自動審核出具《征免稅確認通知書》,實現“一次審核、多次使用”,有效應對航材進口緊急到港、免稅申請時間有限場景。 廈門是我國最早布局航空維修產業的地區之一,有全國最大的境外飛機維修基地,這里匯集了太古、新科宇航、霍尼韋爾等多家國際知名航空維修企業,已形成集飛機維修、飛機零部件制造和人才培訓等于一體的航空維修全產業鏈格局。上半年,廈門海關累計監管進出境維修飛機數量215架次,居全國首位。 長期以來,廈門海關不斷優化海關監管模式,激發航空維修產業鏈活力。創新“航油-航材-航維-航司”全產業鏈一體化監管機制,加快相關手續審批效率,將跨部門審批作業時間縮短60%。在全國率先開展“綜保區外保稅維修”業務試點,航空維修企業在綜保區外即可享受免擔保、可退稅、賬冊式的保稅政策。貫通保稅物流與保稅維修之間通道,打造“保稅倉庫+保稅維修”新興業務模式,推動業務范圍從整機維修拓展至發動機、起落架、零部件制造等領域,每年為企業節約22億元擔保額度。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