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集美·兩岸大學生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開幕
2025-07-18 20:5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出席展覽的嘉賓、師生參觀獲獎作品(華僑大學供圖) 東南網7月18日訊(通訊員 汪文婷)7月18日,“山海奇會”2024集美·兩岸大學生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展在廈門市集美區開幕,共展出80幅風格各異、視角獨特的作品,以光影為媒,講述新時代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生動圖景。2025年賽事作品征集同步啟動。 本屆大賽自去年6月啟動以來,吸引來自海峽兩岸大學生的熱情參與,共收到來自海內外238所高校1.2萬余幅作品。參賽院校包括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銘傳大學、金門大學等臺灣高校,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等大陸高校,更有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等海外高校的踴躍參與,參賽規模創歷屆之最。 “攝影展既是攝影技藝的交鋒,也是文化思想的交流,兩岸青年學子通過光影的匯聚,構建了跨時空的對話場域。”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策展委員會委員,福建省華光攝影藝術博物館館長崔波認為,廈門有很好的攝影生態,應該持續將影展辦出特色,也期待兩岸青年在光影交織的創作中增進中華文化認同。 “大賽四年深耕,參賽規模屢創新高,藝術水準持續提高,社會美譽度不斷提升。”集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影展作品定格時代脈搏,映照心靈圖景,深刻詮釋“兩岸一家親”的永恒主題,要持續擦亮集美·兩岸大學生攝影大賽這張“金色名片”,更廣泛匯聚兩岸及海外青年才俊,開展主題鮮明、立意深遠、記錄時代、謳歌人民的創作。 “大賽不僅是兩岸青年展示藝術才華的競技舞臺,更是深化中華文化認同的實踐課堂。”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負責人表示,本次展覽作品生動展現了“兩岸一家親”的美好圖景,更在藝術的解構與重構中,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原來照片不只是風景,更是‘我把溫柔遞給你看’。”來自中國臺灣高雄、就讀于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黃浚怡參觀后表示,其希望用手機、相機,把臺灣的“溫柔”帶到廈門,也想把廈門的“溫柔”帶到臺灣,用光影將“你”“我”融匯成“我們”,讓彼此的心更加靠近。 據了解,集美·兩岸大學生攝影大賽自2021年創設以來,已連續舉辦四屆,發展為兩岸高校文化交流領域的品牌賽事。本屆活動由福建省傳播學會、華僑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廈門市集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廈門市攝影家協會主辦,華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廈門市集美區攝影家協會承辦。 出席展覽的嘉賓、師生參觀獲獎作品(華僑大學供圖) 啟動儀式現場(華僑大學供圖) 一等獎作品《晨霧村莊》 作者:汪昱 華僑大學 一等獎作品《飲馬流金河》 作者:林悅寧(中國澳門) 澳門科技大學 二等獎作品《云與海》 作者:林爾妮 浙江師范大學 二等獎作品《晚霞的溫柔》 作者:江沛懋(中國臺灣)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 二等獎作品《火樹銀花耀濠江》作者:林多威(中國澳門) 華僑大學 二等獎作品《年年有魚》 作者:杜治成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