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學子攜自研平臺探路基層醫療“智治”新路徑
2025-07-18 13:1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智醫先鋒”實踐隊與鼓浪嶼醫院副院長及醫護人員座談交流。(集美大學供圖) 東南網7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 通訊員 陳振星)為響應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戰略,踐行“科教融合”理念,近日,集美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智醫先鋒”社會實踐隊于2025年暑期深入福建廈門、漳州基層一線,攜自主研發的智慧醫療平臺APP(實驗室測試版),以AI為橋,聚焦“提升基層醫療智能化水平”,探路基層“智治”新路徑。 五天緊湊的行程中,團隊通過技術實測、需求調研、產業交流,深入海島醫院、城市社區、鄉鎮衛生院與村醫點,采集一手數據、洞察真實需求,實地檢驗并持續優化AI賦能基層醫療的方案。 “智醫先鋒”隊研發的智慧醫療平臺APP集成前沿AI技術,其核心架構基于RAG技術,融合DeepSeek(文本)與Qwen-VL(視覺)兩大開源多模態大模型,實現對文本、圖像、語音等多模態醫療信息的綜合理解,旨在為基層提供智能醫療輔助。平臺具備智能答疑(基于知識庫推理)、病歷智能分析(OCR與影像識別)、全語音交互問診三大核心能力,并注重適老化與個性化。 據悉,此次行程同時帶著“實測效能、傾聽用戶、捕捉靈感”的目標,讓鮮活經驗驅動平臺升級與認知深化。實踐隊選取鼓浪嶼海島、廈門集美盛光社區與漳州漳浦鄉村三大典型場景深入調研,利用自研APP進行實測,精準聚焦不同區域的核心痛點與AI應用潛力。 在交通相對受限的鼓浪嶼,實踐隊走進醫院開展座談交流與科室探訪,深入調研急救轉運難、慢性病診療不便等現實困境。隊員們現場演示并討論了如何利用APP的遠程健康篩查、智能用藥指導等模塊輔助解決部分難題,收集了醫護人員寶貴的優化建議。 在集美區盛光社區,團隊組織居民現場體驗自研的智慧醫療平臺。群眾親身操作語音問診、健康預警等功能后,在肯定便捷性的同時,也提出了如社保對接、地圖導航至附近醫療機構等實用拓展建議。 實踐隊還走進漳浦縣綏安鎮及下轄村莊,與衛生服務中心醫生深入座談,并攜帶APP深入基層村醫站和村民家中開展實地測試。通過面對面的操作演示和問題收集,精準提煉出平臺在鄉村場景下的關鍵優化點,累計收集超過500條來自老年居民與村醫群體的真實使用反饋。 行程最后,團隊赴廈門軟件園三期參加“智慧醫療產業沙龍”,圍繞自研“多模態大模型+RAG基層智慧醫療輔助平臺”方案,與企業專家、產業工程師深度交流。隊員們展示了平臺功能、分享了實地調研反饋和用戶痛點,并獲得了關于診斷能力增強路徑、操作界面簡化邏輯、軟硬件協同部署等方面的專業建議。這些來自產業一線的真知灼見,為平臺后續的技術打磨與產品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與現實指引。 五日行程,隊員們累計走訪8個調研場所,開展3場座談會、5次技術實測,與數百人次交流訪談,系統整合了來自醫療機構管理者、一線醫務人員與城鄉居民(尤其是老年群體)的第一手需求信息。同時,實踐隊已積極行動,協助社區開展兩場基于智能平臺的健康服務活動,并受邀參與后續義診推廣,加速調研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 隊員們表示,將持續聚焦基層健康需求,將調研發現深度融入科研開發與專業學習,以實踐反哺學術,以技術服務民生,用青春智慧書寫AI賦能基層醫療、助力健康中國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