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發揮制度優勢 彰顯民生溫度
2025-07-17 09:32:41?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票決: 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報告 提交常委會全票通過 初步征集來的民生實事項目誰說了算?人大的意見很重要—— 在對2025年民生實事初步候選項目的征求意見中,市人大常委會向市政府共提出24 條意見和3條增補建議。最終,市政府采納了市人大意見16條,8條保持不變,于今年2月上旬形成2025年廈門市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共41個。 市政府確定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后,在候選項目正式票決前,市人大的前期工作依然繁重,市人大相關專委會按照職責分工對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開展調查研究,經由市人大社會委匯總形成調查報告,才可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今年2月下旬,市政府將2025年廈門市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請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市政府關于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報告后,組成人員分組審議報告和候選項目,充分發表意見,市政府派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市人大社會委報告認為,2025年的候選項目覆蓋面較廣,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意愿,實施條件比較成熟,實施后有利于增進民生福祉、補齊民生短板,項目總體可行,建議常委會以等額整體票決方式通過。經表決,最終全票通過產生了9大類41個項目。 監督: 強化全過程監督 交出讓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 市人大常委會票決后,民生實事項目由市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市人大常委會將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監督納入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通過常態化監督,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辦實辦好、辦出成效。 項目實施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領導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現場明察暗訪,現場調研、督辦,市人大各專委會采取調研、視察、座談等方式跟蹤項目進展情況,加大對項目的監督力度,推動項目走深走實。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提出“兩化三單”工作方式,即以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為抓手,制訂任務清單、進度清單、責任清單,高效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加速跑”。 民心所向就是監督方向,市人大常委會以監督問效助推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落實。以去年“普惠性托育園建設”項目為例,市人大常委會每季度督辦托育園建設進展情況,將“施工圖”轉化為“實景圖”,與政府共同寫好普惠托育服務這篇民生“大文章”。 “測評結果為滿意!”2024年底,在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滿意度測評這一“小舉措”,撬動監督取得“大成效”,達到以評促改、以改促優的目的,推動政府交出讓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全市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底,廈門市共有托育機構399家,提供托位19147個,其中普惠性托位7778個;托育機構平均收費降低30%,低齡托班降費超50%,真正做到了讓更多家庭“托得好”“托得起”“放心托”。 今年,市人大常委會以“兩化三單”工作方式依法監督,積極推動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中“加強普惠托育園建設”等相關項目的跟蹤督辦,以更加有效的監督為托育事業發展保駕護航。 “創新工作機制,開展常態化、全過程監督,建立季度匯報制度,推動項目落地落實”。市人大社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和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推動民生實事工作從“政府征集”向“群眾深度參與”轉變,政府部門從“單打獨斗”向“聯合作戰”轉變,市人大常委會從“事后監督”向“全程監督”轉變。 “三個轉變”帶來的成效顯而易見——去年,40項民生實事全部落地落實,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和“民生大事”。 落實: 推動民生實事票決工作 取得實效創出品牌 如何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高質量完成,民生實事件件落地生根、事事有回應?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給出了答案——全程監督,長效落實。今年擬在項目完成后通過“三評一滿意”開展多維度評價,即代表評價、人大專委會評價和常委會組成人員評價,開展滿意度測評。 “今年,在強化項目實施和提升項目質量方面,對市政府提出更高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在審議2025年市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時強調,各主辦單位要以年底完成為目標倒排工期,制定實施計劃,明確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加強項目進度管理,提升規劃、設計水平,強化資金等各項要素保障,努力打造質量工程、民心工程,使民生實事項目經得起時間、實踐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市人大專委會每季度對每個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監督,為人大常委會對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開展的滿意度測評提供參考。市人大常委會年底將聽取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報告,計劃對民生實事項目逐項開展滿意度測評,推動民生實事票決工作取得實效、創出品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