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深入田間地頭 推進鄉村振興
2025-07-16 09:32:44?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深入田間地頭 推進鄉村振興 同安區召開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現場會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余雪燕 彭海樂)這是一場開在田間地頭的沉浸式會議——昨日,同安區召開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現場會,與會人員走進祥平街道溪林村、蓮花鎮上陵村,實地觀摩美麗鄉村建設新成果,總結經驗做法、共話發展方向。 作為廈門農村面積最大、農業占比最重、農村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同安區擔起了廈門鄉村振興主戰場的重任。當前,同安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突出以城帶鄉、城鄉融合,進一步推動全區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實地觀摩 總結振興經驗 在祥平街道溪林村,沿著潔凈的村路尋覓風景,見證曬糞場變小花園、臭水塘變休閑公園的美好蛻變;在蓮花鎮上陵村,漫步在蔥郁的稻田邊,探訪小山村如何打造備受歡迎的“稻香上陵”文旅項目……現場會上,同安區各部門及鎮街負責人一路走、一路看,了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把閑置的土地變成休閑營地,融合上陵村特產的米漿做成咖啡,我們在網絡上有了一點熱度,吸引了不少游客?!薄暗鞠闵狭辍蔽穆庙椖控撠熑藙俸=榻B,他們還發揮上陵村自然生態優勢,每周末組織昆蟲研學等活動,受到廣泛歡迎,配套打造的24間民宿常常住滿。 據介紹,該項目以“稻香”為核心IP,打造出涵蓋研學實踐、休閑度假、康養旅居的鄉野微度假產品,包含文化藝術、自然教育、休閑營地、品質餐飲、農創產品等綜合業態。上陵村黨支部書記詹亞瓊表示,通過村企協作,他們探索出一條農旅融合、以旅促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為村民增收致富找到了新渠道。 現場觀摩后,同安區相關鎮街及村居代表在交流環節紛紛發言,分享各自的探索成果與實踐經驗。祥平街道以打造龍窯文化IP為引領,串聯溪聲、溪林、過溪三村資源,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蓮花鎮立足鄰里自治、多元共治、閉環管理、文化賦能、村企協作的“五維聯動法”,全方位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五顯鎮四林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聯動模式,村集體年收入從不足30萬元躍升至147萬元;汀溪鎮路下村以生姜種植為核心產業,以葉成章故居、葉拱南故居等古厝為依托,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 多維發力 打造同安特色 不等不靠、敢闖敢試,同安區把學習“千萬工程”經驗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同安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學好用活“千萬工程”經驗,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堅定走好同安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 聚焦科技賦農,產業提檔升級。去年底,同安區成功創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以種子種苗為主導產業,引導海峽兩岸種子種苗企業強強合作,為同安區打造閩南“種業硅谷”注入了新動能。近年來,同安區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培育6家“育繁推一體化”種子龍頭企業,推動農芯中心、海峽現代農業研究院等科研機構落地,特色種子種苗年貿易額近2億元。 聚焦深化改革,共建和美鄉村。同安區躋身2025年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堅持以稻、菜、花、果、茶等五大特色產業為基地,探索兩岸農業協作、數字鄉村建設與人才機制創新。同時,高質量推進10個省級示范村、12個市級精品村建設,提升打造3條精品示范線路。 聚焦以旅促農,促進增收致富。同安區積極融入全市“廈鄉趣”鄉村旅游品牌建設目標,用好“山、海、村”文旅資源優勢,打造“環東風情季”等本土IP,帶動發展“一村一品”,一季度全區鄉村旅游累計接待游客57.97萬人次,實現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收入1.78億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