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本網原創 > 正文

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盛大開啟 奏響多元文化交融樂章

2025-07-13 10:52:12? 作者: 盧超穎?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東南網7月13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7月12日至21日,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在廈門璀璨上演。此次音樂季亮點紛呈,涵蓋文化交流、藝術演出、文旅融合等多個方面,吸引了眾多目光。作為一場音樂盛會,它以豐富多元的音樂形式、國際化的藝術陣容,深度挖掘世界文化遺產價值,推動文旅融合,踐行惠民理念,已然成為廈門乃至中國文化交流與展示的閃亮名片。

挖掘文化價值,強化品牌效應

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在本屆音樂季中彰顯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它不僅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地,更是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品,成為文化展示、交流和傳播的重要平臺。鼓浪嶼音樂季、鋼琴藝術周、詩會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動與常態化音樂演出相結合,進一步強化了“音樂之島”的品牌效應。

音樂季持續提升演出陣容的國際化水平,邀請了來自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意大利等多國的頂尖音樂大師。“鼓浪嶼駐島藝術家計劃”成為一大亮點,托馬斯?托特和盧德格爾?盧曼兩位駐島藝術家不僅帶來精彩演出,還開展大師班活動。托馬斯?托特是英國備受歡迎的音樂家,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盧德格爾?盧曼則是國際管風琴界的泰斗,著作頗豐。

中外合唱團的“跨國合作”同樣令人期待。廈門六中博雅合唱團與盧德格爾?盧曼合作呈現音樂快閃,還攜手德國 MEHRSTIMMIG無伴奏人聲合唱團合作演出“鼓浪嶼的夏日”中德少年合唱音樂會。此外,“意大利法國比利時爵士三重奏”“Phaeton 鋼琴三重奏音樂會”“慕尼黑愛樂弦樂四重奏”等國際知名演奏組合紛紛登島,帶來多元音樂文化體驗。

國內藝術家也展現了強大實力,石倚潔帶著3位優秀青年歌唱家帶來“倚石聽聲”中國聲樂作品專場音樂會;著名管風琴和羽管鍵琴演奏家沈凡秀搭檔中央民族樂團琵琶首席董曉琳,呈現“樂器之王”與東方絲弦的跨時空對話;音樂季首日的 Opera Gala世界歌劇精粹集錦音樂會,多國藝術家同臺演繹經典歌劇選段。

創新表演形式,助力文旅融合

在八卦樓舉行的“歌劇《卡門》實景精粹音樂會”將經典歌劇與世遺建筑相結合,創新表演形式,由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和法國波爾多國家歌劇院院長艾曼紐爾?翁德雷擔任藝術總監,上海音樂學院青年歌劇團的青年才俊們和廈門愛樂樂團傾情演繹。

音樂季注重提升市場化水平,與“騰訊音樂人?不凡現場”和“聲而向上?原創音樂人計劃”合作,扶持原創音樂。7月 17日、18日,港仔后沙灘“海上舞臺”舉辦專場演出,眾多原創音樂人展現“新潮”力量。

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音樂季還打造了海上舞臺、音樂殿堂、音樂街角、音樂空間四大板塊,舉辦近百場演出及活動,吸引游客上島。期間,還為入境游客提供涉外旅游服務,強化外語問詢與講解服務,增設外語問詢服務點,印制并免費發放外文地圖,提升入境游服務品質。

踐行惠民理念,促進兩岸交流

據介紹,本次音樂季大部分活動面向大眾免費開放預約,兼顧高雅藝術、潮流文化和專業普及,覆蓋全年齡層觀眾。音樂之島鼓浪嶼小程序提供票務預訂、信息檢索等便捷服務,外地游客憑預約界面可享受市民碼頭通行等暖心服務。在港仔后沙灘打造音樂市集,在龍頭路打造主題快閃店,創新消費場景,助力夜間經濟發展。

在兩岸交流方面,延續“聲而向上”兩岸(廈門)青年音樂人創作營的文化脈絡,邀請青年音樂人陳翰、倩蕓同臺獻唱原創單曲《鼓浪的風 Good Flow》,以音樂為橋梁,深化兩岸青年情感聯結。

值得一提的是,各個音樂殿堂和音樂課堂在不同日期和時間安排了豐富多樣的演出和課程。鼓浪嶼音樂廳有歌劇比賽決賽、頒獎音樂會、歌劇精粹集錦音樂會以及多種風格的器樂和合唱音樂會;管風琴藝術中心安排了多場管風琴獨奏和重奏音樂會,還有大師課和公眾講座;八卦樓有歌劇《卡門》實景精粹音樂會;延平戲院有鼓浪嶼庭院音樂會,豐富的節目安排為觀眾帶來了全方位的音樂享受。

第六屆鼓浪嶼音樂季以其多元的文化元素、頂尖的藝術陣容、創新的表演形式和惠民的服務理念,在豐富市民和游客文化生活的同時,也為推動文化交流、文旅融合和兩岸關系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