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福建日報廈門觀察 > 正文

銀發人才助力廈門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

2025-07-10 09:32:34? 作者: 鄧婕?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銀發人才助力廈門高質量發展的探索實踐

東南網7月10日訊(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鄧婕 通訊員 戴慧媚 翁艷麗 上官儀)

“銀發映初心,余熱獻社區,黨的理論我宣講,紅色基因代代傳……”日前,迎“七一”暨前埔東社區老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五周年主題黨日活動在廈門市思明區前埔東社區舉行,鼓浪嶼管委會原書記、服務隊隊長程建明,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秘書長、服務隊副隊長胡家榕帶領隊員們深情朗誦《旗幟領航 同心向黨》,表達了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堅定決心。

7月的鷺島,猶如一幅明麗的畫卷,一股“銀發力量”閃耀其間:義診進社區詮釋“老黨員天使”的醫者仁心,“銀領鄉村行”農技專家扎根稻田破解“稻蝦輪作”的技術密碼,“松柏林”志愿服務隊用非遺“答嘴鼓”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紅裙子”志愿服務隊以“繡花”功夫織密社區治理網絡……銀輝閃耀,廈門976名銀發人才為192支老干部黨員志愿者服務隊賦能專業優勢,讓引領新時代新征程的黨旗更加鮮艷奪目。

運用鮮活闡釋

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

在銀墻藍窗的廈門美術館內,不少觀眾被《筼筜蝶變》的國畫吸引,流連于畫作的藝術魅力,更沉浸于它講述的筼筜湖生態變遷。“雖然退休了,但我們的心永遠年輕,要用手中的筆,傳遞生態文明理念?!薄豆o筜蝶變》的作者、廈門市老干部藝術院顧問許元英說道。

這個生動呈現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碩果的藝術展,正是廈門銀發人才用藝術形式詮釋黨的創新理論的智慧結晶。2024年初,在市委老干部局的精心組織下,120余名老干部藝術家聚焦主題,歷時5個多月,采風創作200余幅原創主題作品,成功舉辦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實踐”藝術展,吸引230批次萬余人次參觀。

近年來,市委老干部局統籌推進工作,打造“鷺島銀領”品牌,推動銀發人才以專業特長賦能志愿服務。聚焦黨的理論宣講等領域,持續優化市老干部藝術院、“鷺島銀領”宣講團等平臺,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創新理論送進千家萬戶。全市每年平均舉辦500余場主題活動。

扎根基層社區

以一面旗幟架起黨群“連心橋”

“紅裙子”志愿服務隊隊長范寶琴對志愿服務隊隊旗有特殊的感情,她覺得志愿服務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年輕、更有價值。作為黨建黨務領域的銀發人才,她一手組建的“紅裙子”志愿服務隊已有逾400名成員,她們創作閩南語防詐騙情景劇、收集社區民情、化解矛盾糾紛、開展助殘結對……“銀發”與“紅馬甲”交相輝映,讓社區治理更加溫暖、更有活力。

除了基層治理的內生力量,還有主動“下沉”的擔當作為,思明區前埔東社區老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就是這樣一支隊伍——12名廳級老干部牽頭,組建“銀發智囊團”,化身“成長導師”入網格、進校園,圍繞社區黨的建設、矛盾調解、紅色基因傳承等獻智獻力,成為“基層所需”與“銀發所能”雙向奔赴的生動注腳。

近年來,市委老干部局聚焦為基層減負,探索通過力量、組織、陣地、資金、信息、活動“六融合”,提升治理合力。除志愿服務隊外,還打造老黨員工作室等平臺,全市2100余名離退休干部在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等任職,成為黨群溝通的“連心橋”。

發揮專業特長

用銀發智慧共譜鄉村“奮進曲”

集美區灌口鎮東輝村的稻田中,年過六旬的農技專家張龍春手把手指導農戶“以田養田”。作為廈門銀發人才庫成員、“銀領鄉村行”行動的參與者之一,他堅持每月到村回訪,工作手冊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每塊試驗田參數變化,保證了“稻蝦輪作”順利推進,被村民親切地稱呼為“老兄弟”。

市委老干部局策劃實施“銀領鄉村行”行動,通過組織農技指導、體驗精品線路、舉辦寫生活動等,全市離退休干部已為鄉村“引流”8000余人次,幫助村民打開“致富經”、吃上“生態飯”。

在市委老干部局推動下,醫療、文藝、法治等領域銀發人才各展所長,持續深入鄉村開展健康義診、寫送春聯、法治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送去幫助與關懷,讓浸潤著黨徽溫度的銀發暖流在廣袤阡陌間蓬勃涌動。

“初心不與年俱老,何其有幸伴國強……”廈門老干部之歌《我心摯愛》的動人歌詞,是廈門銀發人才對黨和祖國的真摯表達。市委老干部局將持續完善制度機制、創新平臺載體、強化激勵保障,讓“銀發力量”與城市發展互融共促,用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為時代添彩。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