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電力新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2025-07-09 09:38:38?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華夏電力新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百萬級主力電源擴容升級,標志著我省清潔煤電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 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艷 通訊員 王莉)一直以來,廈門華夏國際電力發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電力保供更可靠、綠色發展更高效”的企業品牌,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央企電力保供和環境保護責任,投入巨資實現“超低排放”,打造“最美電廠”,精心守護“廈門藍”,為廈門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實現“雙碳”目標不斷貢獻力量。 “5、4、3、2、1!”隨著倒計時的響起,廈門華夏國際電力發展有限公司(簡稱“華夏電力”)新機組生產現場掌聲雷動。昨日10時53分,省市重點項目——華夏電力一期機組等容量替代項目(#5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移交生產,全力迎戰夏季用電高峰。 華夏電力#5機組供電煤耗和環保排放標準都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打造了燃煤電廠清潔高效的新標桿。可以說,新機組的投產發電,標志著廈門乃至我省在清潔煤電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為全力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供、保障區域能源供應安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勁綠色動力,是深化拓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加快建設美麗中國樣板城市的生動實踐。 新機組的大作用 有效鞏固廈門電網電源格局 昨日,記者走進位于海滄區的華夏電力,高達109米的#5機組與舊機組“并排坐”,在藍天白云下巍然挺立。“截止到今天,我們已連續安全生產7805天。”華夏電力安全總監陳松發告訴記者,#5機組開工以來,就進入了生產和基建雙線并進的工作狀態,始終將安全擺在第一位,長周期安全生產紀錄再創新高。 #5機組是國家提出“雙碳”目標以來,福建省首個煤電等容量替代項目。通過建設一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替代原先的兩臺3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舊機組作為應急備用)。隨著#5機組的投產,華夏電力總裝機容量從120萬千瓦躍升至186萬千瓦,進一步鞏固廈門電網電源格局。 項目建設過程充滿艱辛和挑戰,與在空地上建設電廠不同,#5機組建設空間極為受限。其所處位置為華夏電力原來生產樓和化學設備區域,必須先拆除并重建相關設施才能開工。建設過程中,既要保障現役4臺機組安全可靠運行,又要確保項目施工安全、質量及進度,難度是常規建廠的數倍。“尤為艱難的是開挖階段,為避免破壞到運行中的電纜,采用純人工方式開挖至1.5米深后,再機械施工。”華夏電力工程部經理陳玨瑋告訴記者。 這場與時間賽跑、與空間較量的攻堅戰,最終在創新突破中贏得勝利。僅用時22個月,華夏電力就實現了從澆筑第一罐混凝土到機組正式投產,順利實現了鍋爐水壓、廠用電受電、汽機扣蓋、鍋爐點火、汽機沖轉、并網發電和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等多個關鍵節點的一次成功,展現了卓越的工程管理能力和技術實力。 當前,持續高溫正“烤”驗鷺島,廈門電網迎來了新一輪用電高峰。華夏電力發電部經理詹天芳表示:“#5機組的并網發電,在迎峰度夏期間對高負荷及特殊時段尖峰負荷的調控成效顯著,能快速穩定負荷供需平衡,尤其在化解福建省‘北電南送’潮流斷面過載風險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5機組的投產,進一步提升了電網調度的靈活性與穩定性,筑牢了區域能源安全基石。 新技術的“超能力” 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萬噸 在#5機組的控制室大廳,生產人員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的設備參數。電除鹽系統、汽輪機熱應力監測、制粉系統……大屏上,機組系統的設備參數實時顯示。 主汽壓力、主汽溫度,是鍋爐運行中關鍵控制參數,直接影響機組安全與經濟性。“現在的主汽壓力達到30.2兆帕,主汽溫度超過了600℃。相比舊機組,壓力提高了80%,蒸汽溫度也達到了同類機組最高水平。”華夏電力發電部運行值長李坤權說,主汽壓力和溫度提高后,機組的發電效率顯著提高。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是當前國際領先的火力發電技術。這項技術具有“超能力”——可以用最少的煤發出最多的電。#5機組的供電煤耗僅為265克/千瓦時,比舊機組降低了17%。“按年運行5500小時計算,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5萬噸,相當于種植140萬棵樹木的環保效益。”華夏電力技術部經理潘勝中說。 據悉,#5機組同步建設先進的煙氣脫硫、脫硝設施,煙塵排放濃度控制在3毫克/立方米以下,達到并優于天然氣機組的排放水平;從設計、制造源頭考慮污泥摻燒,每年可協同處置市政污泥30萬噸,有效解決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難題。 綠色發展的新格局 促進區域節能減排 向“新”而行,向“綠”發展。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第一批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華夏電力憑借在節能環保領域的卓越表現,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新四類”行業環保設施開放名單,成為福建省內第一家入選的火電企業。向公眾開放,讓公眾“零距離”體驗火力發電清潔高效的生產過程,這是一種態度,更是一份底氣。 華夏電力在做好清潔高效發電的同時,還實施大機組集中供熱,把企業發展和城市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相連,形成高質量發展共同體。大機組集中供熱實現了能源梯級利用,節約大量煤炭資源,可顯著提高區域整體減排效果,是廈門實現工業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必然趨勢。 華夏電力依托燃煤機組安全、穩定、環保、節能的供熱優勢,全力推廣海滄全區集中供熱,營造良好招商引資環境。截至目前,華夏電力投資企業海滄熱供公司為廈門鎢業、騰龍樹脂等一批區域重點企業供熱,年供汽量約30萬噸。 騰龍樹脂便是華夏電力集中供熱的受益企業。“相比傳統方式,集中供熱的蒸汽品質高、價格低,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騰龍樹脂供熱業務負責人王理明表示。#5機組轉入投產發電后,華夏電力將為海滄集中供熱提供更為優質、穩定、低廉、環保的汽源,進一步實現區域節能減排,為廈門市建設美麗中國樣板城市做出更大貢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