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作為世界戲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海鷗》將于8月22日至24日在廈門嘉庚劇院震撼上演,為廈門觀眾呈現現代戲劇誕生之初的革新魅力。
經典話劇《海鷗》(廈門嘉庚劇院供圖) 東南網7月8日訊(本網記者 柳綠)為紀念俄國文學巨匠安東·契訶夫誕辰165周年,俄羅斯國家級模范劇院——莫斯科藝術劇院將攜經典話劇《海鷗》首次登陸中國,開啟歷史性巡演。作為世界戲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海鷗》將于8月22日至24日在廈門嘉庚劇院震撼上演,為廈門觀眾呈現現代戲劇誕生之初的革新魅力。 百年經典首度來華 廈門站承載歷史性意義 此次《海鷗》中國巡演僅設三站,廈門作為重要一站,不僅承載著中俄文化交流的深厚情誼,更因莫斯科藝術劇院與契訶夫戲劇的淵源而備受矚目。1898年12月17日,《海鷗》正是在這所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與涅米羅維奇-丹欽科共同創立的劇院首演成功,一舉扭轉了契訶夫1896年首演失敗的頹勢,奠定了現代戲劇的美學根基。 本次演出由莫斯科藝術劇院藝術總監、俄羅斯人民藝術家康斯坦丁·哈賓斯基執導并親率原班人馬來華,這也是莫斯科藝術劇院《海鷗》首次登上中國舞臺,其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非凡。 從失敗到傳奇:《海鷗》如何重塑戲劇史 《海鷗》是契訶夫于1896年創作的四幕喜劇,以俄羅斯鄉間莊園為背景,通過四位青年主人公妮娜、特里波列夫、瑪莎和謝苗的命運交織,深刻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撕裂、藝術與生活的沖突。該劇首演時曾因“缺乏戲劇性”遭遇冷遇,直至莫斯科藝術劇院以“導演劇場”理念重新詮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親自執導并飾演特里果林,通過精準把控潛臺詞、沉默與節奏,打破傳統表演范式,首創“第四堵墻”概念,讓舞臺生活如真實世界般自然流動。 這一革新不僅令《海鷗》成為現代戲劇的開山之作,更使契訶夫被譽為“天才劇作家”。如今,飛翔的海鷗形象已成為莫斯科藝術劇院的標志性院徽,象征著戲劇藝術的自由與突破。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