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男大學生網購“迷魂藥”獲刑 廈門中院嚴厲打擊毒品犯罪
2025-07-02 19:59:39?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7月2日訊(本網記者 柳綠 通訊員 廈法宣)在“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走私毒品典型案例,一名在校男大學生因網購國家管制精神藥品“三唑侖”(俗稱“迷魂藥”)被判處刑罰,案件引發社會對青少年涉毒問題的廣泛關注。 案件回顧:大學生境外購藥觸法網 被告人闕某某(2003年出生)系某高校在校學生。2024年2月,闕某某通過社交軟件加入“迷奸”群聊,在明知“025”片劑為國家管制精神藥品的情況下,仍向境外賣家購買10粒。賣家從日本將藥品偽報品名郵寄至福建泉州,3月12日闕某某在取件時被警方抓獲。經鑒定,涉案藥品含一類管制精神藥品三唑侖成分,凈重1.05克。 法院判決:走私毒品罪成立 廈門中院審理認為,闕某某行為已構成走私毒品罪,綜合考慮其認罪認罰情節,依法判處管制十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判決現已生效。承辦法官指出,三唑侖作為強效鎮靜劑,濫用可致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常被犯罪分子用于性侵等違法活動,社會危害極大。 以案釋法:警惕毒品“新偽裝” 本案中,毒品通過境外渠道、網絡社群和快遞物流等多重隱蔽方式流通,暴露出毒品犯罪向青少年群體滲透的趨勢。廈門中院強調,當前部分毒品被包裝為“聰明藥”“開心水”等形式,極具欺騙性,青少年因好奇心強、辨別力弱易受誘惑。法院通過此案警示:法律對涉毒行為“零容忍”,任何走私、買賣管制藥品行為均將受到嚴懲。 法官寄語:守護青春不“毒”行 “毒品可能就潛伏在一次‘獵奇’的點擊中。”廈門中院法官呼吁青少年加強法律學習,提升識毒防毒能力,堅決抵制不良誘惑,同時提醒家長和學校關注學生網絡行為,共同筑牢禁毒防線。據悉,廈門法院將持續保持打擊毒品犯罪高壓態勢,近三年審結毒品犯罪案件年均降幅達15%,但新型毒品犯罪仍呈現隱蔽化、低齡化特征,禁毒形勢依然嚴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