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廈門:老建筑可改造為博物館文創空間

2025-06-30 09:20:34? 作者: 朱道衡?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老建筑可改造為博物館文創空間

廈門出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7月15日起正式施行

廈門日報訊 (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郭雪婷)近日,《廈門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市政府批準公布,將于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辦法》明確了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等保護對象的管理機制,為廈門歷史文化傳承筑牢制度保障。

《辦法》構建了市區統籌的保護管理體系,市資源規劃、住建、文旅等多部門分工協作,分別承擔規劃管理、施工監督、文物保護等職責,同時設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參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相關事項的專業論證工作,為市、區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咨詢意見。

在保護規劃與實施方面,《辦法》規定歷史文化街區、地段編制保護規劃,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編制保護方案,明確具體保護要求和保護措施。保護責任人制度同步建立,歷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需承擔日常維護責任。

為平衡保護與發展,《辦法》鼓勵通過微改造、活化利用等方式,在符合保護要求的前提下,將歷史建筑改造為博物館、文創空間、非遺展示場所等,實現歷史文脈延續;支持社會力量通過產權置換、委托管理等方式參與保護利用。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中必須優先落實保護措施,避免破壞性開發。

據了解,《辦法》的出臺旨在破解歷史文化保護與城鄉發展的矛盾,通過制度創新讓老建筑“活”起來,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為廈門歷史文化傳承筑牢制度保障,助力廈門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

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市、區人民政府在開展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和鄉村振興等工作時,應當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傳統村落、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的保護利用要融入城鄉建設發展大局,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增強城鄉文化底蘊,保護傳承歷史文脈。

鼓勵通過微改造方式,以小規模、漸進式的節奏,推動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傳統村落等歷史空間復興,承擔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改善提升城鄉人居環境。

促進對老建筑等的活化利用

市、區人民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促進對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的活化利用。

支持社會運營主體通過產權轉讓、置換、委托管理、退租等方式,將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或者傳統村落保護范圍內的建(構)筑物等,依據保護規劃改造為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創新創業空間等公共開放空間。

鼓勵老建筑進行文化遺產展示

鼓勵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進行文化遺產展示,支持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的合理利用,在符合保護要求的基礎上,可依法設置文化展示、旅游服務及特色產業等功能,具體包括紀念場館、展覽館、博物館、旅游觀光休閑場所,發展文化創意、地方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閩南民間工藝傳承、老字號經營等。

歷史建筑、傳統風貌建筑的合理利用應當與其歷史價值、內部結構相適應,不得擅自改變主體結構、主要平面布局和外觀,不得危害建筑本體及其附屬設施的安全。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