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區生物醫藥駛入快車道 2024年產業規模達314.58億元
2025-06-26 22:22:46?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6月26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劉瑋)26日上午,廈門海滄區召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聞發布會,披露產業發展成果。作為福建省、廈門市生物醫藥產業核心承載區,海滄區大力打造廈門生物醫藥港,構建起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2024年實現產業規模314.58億元,成為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東南沿海區域產業規模最大、人才集聚最多、創新研發轉化能力最強、產業生態最完善的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產業規模與創新成果雙突破 目前,海滄區已集聚生物醫藥企業513家,其中核心領域規上工業企業74家,2024年實現產值185.51億元。產業形成以體外診斷、植介入器械為特色的醫療器械集群,在基因工程疫苗、創新化學藥等領域具備強勁創新轉化能力。廈門生物醫藥港匯聚國家、省、市級高層次人才540余人次,連續6年躋身“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榜單”前15名,最佳名次位列第10名。 創新成果方面,海滄區培育了4家A股上市企業、11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及9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藥品領域,全球首支戊肝疫苗、國產首支宮頸癌疫苗等創新藥已上市,近期特寶生物、福建盛迪兩款Ⅰ類新藥同日獲批,萬泰滄海九價HPV疫苗作為我國首款、全球第二款該類產品,打破國外市場壟斷。當前全區超55個創新藥及改良藥品種處于臨床試驗或注冊階段,占廈門市在研新藥總量的86%以上。 醫療器械領域表現亮眼,2024年新獲批二、三類產品239項,同比增長54.19%,占全省65.66%;2025年一季度新獲批三類器械48項,占全省92.31%,二類器械獲批產品梳理32項,占全省56.14%,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優勢顯著。 改革驅動服務生態升級 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海滄區在生物醫藥港內設立省藥監局“一站一部兩中心”,即福建省藥監局廈門工作站、省藥檢院廈門工作部、省藥品審評監測中心廈門分中心和藥品審核查驗分中心,打造“一站式”省級藥監政務服務綜合體,助力企業產品注冊上市提速。同時,設立企業“進不了窗口”事項綜合服務中心服務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分中心,組建生物醫藥服務專班,市區多部門協同調度、聯動服務,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每月召開“服務企業接待日”,扁平高效解決企業在臨床試驗、產品掛網、入院等疑難雜癥,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平臺支撐體系上,海滄區構建了覆蓋“創新研發-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的完整鏈條,建有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7個國家級載體,省市級重點實驗室等47個,以及6個博士后工作站,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個。廈門健康工程與創新研究院由廈門心血管醫院接手運營,正著力打造醫工交叉創新轉化平臺。 以創新為引領謀劃未來發展 未來,海滄區將重點聚焦創新藥和高端仿制藥、創新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前沿科技(基因工程、細胞治療)等,繼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壯大。包括持續完善政策環境,推動《廈門市關于全鏈條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精準落地;圍繞《廈門市海滄區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聚焦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基因工程等前沿領域;以“進不了窗口”分中心為抓手,加速醫工結合與臨床轉化體系建設,推動創新成果在本地落地;對接福建省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建設有源醫療器械檢測實驗室,強化注冊檢驗服務能力;深化分中心在研發、審評審批、應用推廣等全鏈條服務職能,支持產業全流程創新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