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潮音奏響琴瑟和鳴樂章
2025-06-26 09:41:49?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持續四年的一系列提案、建議、政策,組成了一首多方參與的“幸福協奏曲”。近日,全國首個“全球通辦”的婚姻登記中心在廈門鼓浪嶼正式啟用—— 鼓浪潮音奏響琴瑟和鳴樂章 東南網6月26日訊(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鄧婕)皇冠上的明珠鼓浪嶼,又一次備受全球矚目。全國首個“全球通辦”的婚姻登記中心在這里啟用,中國式浪漫“全球送達”。 一紙婚約為何要在“世界文化遺產”之島完成?又為何要覆蓋外籍、華僑、港澳臺人群?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四年前的一件提案。 2021年起,致公黨廈門市委連續三年在省、市兩會上提交提案,建議在鼓浪嶼上選址建設婚姻登記處,為鼓浪嶼浪漫產業補齊“關鍵一招”。此后,廈門各界攜手并進,全力推動項目落地。 廈門,被譽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創新實踐在各領域留下鮮明印記,人生大事上亦然。中心啟用后,預計每年將吸引超1萬對新人登島登記,同步帶動餐飲、住宿、交通、攝影等周邊產業,讓浪漫經濟的漣漪在琴島上層層漾開。 源于“寒風”的提案 何以鼓浪嶼,何來鼓浪嶼?時至今日,致公黨廈門市委宣調處處長蔡瀅依舊在探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在她看來,“何來鼓浪嶼”是歷史之問,而“何以鼓浪嶼”則是時代之問。身負“國際歷史社區”盛名的鼓浪嶼,2021年也按下了“靜音鍵”:全島240余家民宿只有半數還在苦苦支撐,節假日高峰期僅1200余人入住,旅游及相關行業面臨巨大虧損。 何以鼓浪嶼?這個問題敲擊著廈門市民主黨派人士的心。 “有特色才有競爭力。”致公黨福建省委副主委、廈門市委主委,廈門市副市長張志紅說,要緊緊抓住鼓浪嶼浪漫、祥和、優雅、詩意的閃光點。2022年,在廈門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致公黨廈門市委提交提案,建議為鼓浪嶼浪漫產業補齊“關鍵一招”——在鼓浪嶼上選址建設婚姻登記處,通過活化利用鼓浪嶼歷史資源,進一步推動廈門文旅經濟發展。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提案迅速獲得社會各界關注。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葉細致建議,除了要有一個婚姻登記點,還可以打造一個鼓浪嶼象征性的“地標”。 廈門市婚慶產業聯合會還做了相關調研,建議開展兩岸婚慶文化合作交流,以鼓浪嶼為平臺,以“兩岸婚慶”為品牌,不定期開展活動引流,打造出一個共同的、完整的婚慶文化產業鏈。 然而,當各界懷揣期待,準備將這一浪漫構想落地時,現實的阻礙卻橫亙在眼前。 當時,民政部門有著每個行政區僅能設立一個婚姻登記處的明確規定,這一規定使得鼓浪嶼設立婚姻登記點的提議暫時被困在了規劃藍圖之中,難以邁出實質性的一步。盡管社會呼聲高漲,專家學者、民眾與相關從業者紛紛為鼓浪嶼的“幸福產業”出謀劃策,可在既有規定的框架下,鼓浪嶼的這份浪漫建議只能擱置,陷入漫長的等待。 換一條路“曲線救國” 話雖如此,這份提案卻未在時光里蒙塵。 致公黨廈門市委著眼八閩大地的文旅產業整體發展,在調研中發現,縱貫南北的鼓浪嶼和武夷山雙世遺是最知名的核心旅游目的地,對全省旅游資源具有積極的串聯帶動作用。 2023年,致公黨廈門市委在福建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和廈門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提出加強“山盟海誓”雙世遺聯動頂層設計,以“行福建·幸福見”為主線,串聯起八閩各地的旅游資源,全面帶動省內城際旅游、幸福旅游產品發展。 為了給“山盟海誓”幸福產業補上“關鍵一招”,致公黨廈門市委再次建議支持鼓浪嶼選址建設婚姻登記點,賦予鼓浪嶼在幸福產業方面獨有的競爭優勢,以“一站式”的婚姻服務開啟沉浸式旅游體驗,為鼓浪嶼吸聚更多人氣。 彼時,福建省內地居民結婚登記已實施“全省通辦”,即只要婚姻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在廈,就可以在廈門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提案提出,鼓浪嶼婚姻登記處一旦建成,不僅能給本市新人提供浪漫的婚姻登記場所,同時也將為130余萬省內市外流動人口帶來福音。 “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應。”蔡瀅說,提案得到省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市民政局和思明區也高度重視設立鼓浪嶼婚姻登記點的建議,共同在鼓浪嶼開展實地調研,考察婚姻登記點場所設置、交通、網絡配置等事項。 浪漫鼓浪嶼在各方合力的推動下,輪廓日漸清晰。 群策群力的幸福傳承 廈門市商務和文旅部門共同印發《廈門市促進旅拍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2026年)》,提出將探索在條件成熟的公園、景區建設具有顯著本地特色的婚姻登記中心; 鼓浪嶼管委會挖掘鼓浪嶼高品質旅游服務內容,推動如民航、輪渡、民宿、攝影、珠寶定制等產業發展及聯合,打造婚旅產品; 市民政局與思明區民政局緊密溝通協調,全力爭取政策、場地以及資金等多方面的扶持,經過多次實地考察與研討,最終敲定將鼓療度假酒店1號樓作為婚姻登記中心的選址…… 持續四年的一系列提案、建議、政策,組成了一首多方參與的“幸福協奏曲”,6月16日,鼓浪嶼婚姻登記中心終于正式啟動全球婚姻登記業務。這一全國首個設立在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公園式婚姻登記場所,不僅融合了大陸居民及涉外、涉港澳臺和涉華僑的婚姻登記功能,更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浪漫氛圍,成為新人們心中的愛情地標。 “落成的婚姻登記中心帶來了很多意外的驚喜。”蔡瀅高興地說,“在硬件上沒有過度追求奢華,而是基于現有的硬件做資源聚合,實現‘老樹發新芽’。” 服務模式也同步跟進。據了解,新人可在廈門市婚慶產業數字平臺“花好悅緣”小程序上預約辦理結婚登記,小程序提供包括婚姻登記預約、套餐選購、文創商城和用戶畫像分析等功能,并整合婚慶服務,實現資源共享,為“一站式”便利化服務提供更豐富的產品。 提案的落地,是1000多個日夜的堅持,是協同破局的決心,是文旅新融合的探索,是鼓浪嶼上調研走訪的千萬個腳印。 幸福產業的“后半篇文章”,廈門仍在探索。致公黨廈門市委表示,要將好事辦好,其中或許是讓新人更方便上島,或許是有一艘“幸福號”游船,或許是游船上的布置、講解服務,“不管怎樣,都不要辜負人民的浪漫期待”。 延伸閱讀 鼓浪嶼愛情往事 百年來,鼓浪嶼的浪漫從未褪色。這座浪漫文藝的小島,不僅是自然風光的勝地,更承載著諸多歷史名人的動人愛情篇章。 王海萍&梁惠貞——紅色之愛 由著名作家高云覽創作的小說《小城春秋》,取材于1930年震撼全國的“破獄斗爭”,時任福建省軍委書記的王海萍是這次大劫獄的主要領導者。鼓浪嶼的天風海濤見證了他和夫人梁惠貞的革命愛情。 1928年,志同道合的王海萍、梁惠貞結為革命伴侶,在鼓浪嶼的天風海濤聲中并肩戰斗,為理想而拼搏。1931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圍剿”,懷有8個月身孕的梁惠貞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機密,最終高唱著《國際歌》慷慨赴死。 次年6月,王海萍也在廈門被捕,隨后被秘密殺害,年僅28歲。鼓浪嶼見證了他們為革命事業奉獻一切的偉大愛情,這段故事也成為鼓浪嶼歷史文化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廖月琴&鐘世藩——堅守之愛 廖月琴是鐘南山院士的母親,出生于1911年,是廈門鼓浪嶼的名媛。在北平協和醫學院就讀期間,廖月琴與同鄉鐘世藩相遇,彼時的鐘世藩雖家境貧寒,卻有著堅定的志向與出眾的才學,廖月琴不顧世俗眼光,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與鐘世藩攜手。 1934年,23歲的廖月琴和33歲的鐘世藩在鼓浪嶼舉辦婚禮,二人婚后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生活得幸福甜蜜。1936年,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為孩子取名“南山”,寄予深切厚望。此后,無論是在動蕩歲月還是在和平年代,廖月琴與鐘世藩始終相互扶持。 廖月琴后來成為廣東省腫瘤醫院創始人之一,鐘世藩則在中國現代臨床兒科學領域開疆拓土,成為兒科先驅。他們不僅在事業上各自閃耀,更是將對彼此的愛融入對醫學事業的共同追求中,這份堅守的愛,成為鼓浪嶼上的傳奇。 現場直擊 “甜蜜經濟”潛力無限 6月16日,廈門市鼓浪嶼婚姻登記中心正式揭牌啟用,開啟全球婚姻登記。這個充滿愛的日子里,中心迎來了一對廈門與印度尼西亞的新人。 “您好,歡迎來到鼓浪嶼婚姻登記中心。”工作人員熱情地迎接他們,他們按照預約的流程,依次提交準備好的材料,工作人員仔細地核對每一份文件,確保一切符合規定。 “當知道可以到鼓浪嶼辦理結婚證,我們特別高興!鼓浪嶼充滿浪漫風情,這里的跨國辦證流程也很方便!”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新鮮出爐的結婚證,這對新人的臉上笑開了花。 鼓浪嶼婚姻登記中心是全國首個實現“全球通辦”的婚姻登記場所,這里不受戶籍地限制,內地居民間的結婚登記,以及一方為內地(大陸)居民,另一方為港澳臺居民、華僑、外國人的婚姻登記均可在此辦理。 作為首批領證的新人之一,兩位新人領取“紅本本”后,便在愛情瀑布、告白郵局、甜蜜花園、閩南街巷等“愛情地標”打卡留念。新人們說:“這里不僅是登記處,更像一座愛情博物館。” 事實上,把婚姻登記從“程序性事務”轉變為“文化體驗場景”,是廈門推進婚俗改革、打造特色婚姻服務品牌的重要舉措。 近5年來,廈門年均結婚登記量超過2萬對,大量外地年輕人在廈登記、舉辦婚慶活動,成為全國少有的婚姻登記數量正向增長的大中城市之一。為了將這一大波“流量”轉換為“潑天富貴”,廈門給足情緒價值,新人不僅可以在鼓浪嶼登記結婚,還能“一站式”預訂婚紗攝影、婚宴酒店、旅拍線路等服務。 廈門同時上線“花好悅緣”小程序,構建起“線上+線下”的婚慶服務閉環。婚慶消費背后,是涵蓋攝影攝像、美容美發、酒店餐飲、文創紀念、家裝家具等40多個相關產業的“甜蜜經濟”。 接下來,鼓浪嶼療養院酒店還將進行整體改造升級,打造相關主題酒店。通過構建特色婚姻登記儀式和體驗,進一步提升鼓浪嶼乃至廈門市文化旅游新的活力與魅力,提升其國際知名度與品牌影響力。同時,撬動廈門婚慶產業鏈發展,驅動餐飲、住宿、旅游等相關行業及周邊區域經濟增長,助力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