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新出臺17條舉措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2025-06-26 09:19:50? ? 來源: 廈門晚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金融活水澆灌 營商環境更優 廈門新出臺17條舉措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詩)推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強化“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支持、加大直接融資支持……日前,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廈門市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支持建設“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助推廈門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若干措施》明確,“到2027年,各項貸款余額每年增長1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5%左右,銀行業利息凈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保險深度、直接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持續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為實現目標。《若干措施》共提出17條舉措,從落實落細“五篇大文章”到加大對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再到優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落實“數據要素×”行動計劃、深入挖掘信貸需求等方面,均在為廈門企業營造更優良的營商環境、更多渠道獲得資金支持提供多方助力。 亮 點 推進做好“五篇大文章” 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 完善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系,持續推動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鞏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深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豐富養老金融產品和業務模式,支持實施數字經濟發展行動計劃。 引導金融機構落實好降準降息等政策,為經濟穩定增長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深入挖掘有效信貸需求,加強消費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保持信貸總量合理穩定增長。 用好央行低成本資金 優化“財政政策+金融工具” 用好用足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等央行政策工具。設立“貿融通”央行低成本資金工具,帶動銀行加大對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 升級優化“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新設規模100億元的供應鏈協作基金服務企業出海子基金,向工貿企業出海提供融資支持;強化對外開拓市場保險支持;擴大增信基金、技術創新基金支持范圍,適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新設規模50億元的并購基金,支持企業開展并購或上市。 優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 加強公共數據開發賦能 創新推動建立民營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專業服務能力,推動民營企業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提升經營管理能力。 落實“數據要素×”行動計劃,加強政銀企間的信息資源互通;加強數字金融場景開發,為科技型企業、中小微企業以及重點行業等提供金融服務;推廣隱私計算模式,提升金融服務精準度。 完善政銀企對接長效機制 深入挖掘信貸需求 圍繞全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和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推動融資對接服務精準下沉,每年至少開展12次政銀企對接活動。深化長效機制建設,爭取適當下放授信審批、利率定價等業務權限,加大首貸、信用貸、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等融資服務支持。 圍繞重點行業和領域完善企業項目庫,建立融資項目清單,金融監管部門及時將項目清單推送至各金融機構,暢通融資對接服務鏈條。 鼓勵保險機構創新科技保險產品,“廈研保”促進科技成果有效轉化轉產,積極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增強“惠廈保”對老年人的醫療增值服務。 加大直接融資支持 加快培育上市后備力量 建立健全全鏈條上市資源培育機制,開展上市后備企業庫提質擴容行動。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轉型升級并募集配套資金。支持優質企業利用股、債、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多種工具開展直接融資。 支持中小企業通過三四板對接“綠色通道”機制實現新三板掛牌。建設兩岸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為臺資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上市培育全過程服務生態鏈。 加大與政府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外部投資機構聯動,提供“商行+投行”等投貸聯動金融服務等。 發揮地方組織補充作用 強化國有企業資源整合 鼓勵小額貸款公司開發精準匹配實體經濟需求的信貸產品,深化銀擔合作;支持融資租賃公司助力企業盤活資產、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動擔保增信機構為企業發行科創債提供增信支持。 支持金融機構穩健經營,豐富金融服務供給。建立健全資金管理體系,提升國有企業對金融資源的籌集、使用和監控能力,提高資金使用效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