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30億元!瑞幸咖啡(廈門)創新產業園動工,打造中國最大單體咖啡烘焙工廠
2025-06-25 20:17:52? ? 來源: 今日海滄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國最大單體咖啡烘焙工廠 ——瑞幸第五座工廠 在廈門海滄動工! 6月25日,瑞幸咖啡(廈門)創新產業園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項目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計劃年烘焙產能5.5萬噸,年處理生豆能力最高超過10萬噸,打造中國最大單體咖啡烘焙工廠。 項目自落地海滄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統籌協調調度,各區內要素保障部門主動靠前服務,保障項目逐步取得各項開工手續文件,按計劃開工。 未來廈門項目投產后,協同在江蘇昆山、福建屏南、山東青島等地的烘焙基地,瑞幸將擁有中國最大的咖啡烘焙工廠網絡,進一步強化供應鏈自主掌控能力。 開工儀式當天,瑞幸首屆中巴咖啡文化沙龍舉行,瑞幸、廈門市金磚辦與巴西各方圍繞咖啡貿易與文化交流展開深度對話,積極探索產業協同新路徑,迎接即將到來的“2026中巴文化年”。 同時,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Apex Brasil)主席若熱·維亞納向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郭謹一授牌“中巴咖啡文化戰略合作伙伴”,以表彰瑞幸咖啡在中巴經貿合作及文化交流領域的突出貢獻。 據了解,本次開工的創新產業園位于廈門海滄區,占地面積超6萬平方米。 產業園將配備國際尖端的咖啡烘焙自動化設備,單臺設備咖啡豆烘焙量可達到每小時4噸,在性能、效率、易用性和可持續性方面為行業樹立了全新的標準。瑞幸咖啡(廈門)創新產業園將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化、智慧化烘焙生產形式,未來與福建屏南烘焙基地、江蘇昆山烘焙基地、山東青島咖啡創新生產中心形成四地協同的產能供應網絡,年咖啡烘焙總產能將躍升至15.5萬噸,創造中國咖啡行業最大烘焙產能規模的全新紀錄,全面提升瑞幸的供應鏈效率與品質把控能力。 此外,該產業園將同步啟動“綠色雙認證”計劃:申報中國綠色建筑三星級認證及國際權威綠色建筑認證LEED BD+C 鉑金級認證,打造食品工業內罕有的雙高標綠色工廠。作為工業美學與可持續發展新標桿,及新質生產力推動者,瑞幸咖啡(廈門)創新產業園還將創建“建筑生長于花園”生態布局,園區實際綠化覆蓋率將超20% ,通過雨水花園、立體綠化與熱帶植物融合,構建“可呼吸的綠色工廠”;并采用低反射率墻面大幅度消除光污染,廠房采用0光污染板材,雙層隔音幕墻確保廠界噪聲不超過50分貝,達居住區標準。一系列舉措將重塑食品行業可持續發展范式,為中國食品工業的智能化升級與綠色轉型提供實踐新樣本。 近年來,瑞幸與巴西咖啡產業的合作不斷結出碩果,從簽署百億級生豆采購備忘錄到攜手打造巴西咖啡文化節,雙方持續向“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縱深發展。在本次開工儀式上,瑞幸咖啡宣布,將在廈門創新產業園籌建第二座巴西咖啡博物館,助力中巴文化交流進一步走深走實;同時,由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授予瑞幸咖啡的“中巴咖啡文化戰略合作伙伴”稱號,同樣是對于瑞幸積極行動的高度認可,是來自于巴西政府層面的“最佳認證”。 大鉦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瑞幸咖啡董事長黎輝在開工儀式致辭中表示: 高品質供應鏈布局是瑞幸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本次開工的瑞幸咖啡(廈門)創新產業園,不僅是瑞幸供應鏈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國咖啡產業升級、助力全球經貿往來的重要部分。我們將繼續依托瑞幸的咖啡產業鏈,打造中巴商務紐帶。同時發揮廈門的優勢,助力廈門咖啡產業發展,以及金磚創新基地建設。 隨著2025年金磚國家峰會的臨近,全球南方力量將匯聚巴西,同時,2026年也將是“中巴文化年”。在中巴關系步入黃金發展期的背景下,瑞幸咖啡發揮頭部品牌的影響力與號召力,以“一顆咖啡豆”不斷加深雙邊合作,成為中巴友誼在企業和民間交流層面的生動寫照。從綠色咖啡到金色未來,中國不斷壯大的咖啡產業和消費市場也有望給巴西農業帶來更多機會,成為中巴下一個“黃金50年”的重要助推力。 延伸閱讀: 為何“金鳳凰”頻頻筑巢海滄? 海滄如何服務并推動瑞幸項目落地? 海滄服務瑞幸咖啡主要是“問題跟著企業走,服務圍著需求轉”。 瑞幸項目選址要求高,地質要穩定、交通要便利、配套要齊全,還要注意鄰避效應。為此,海滄區專班人員帶領企業看遍南部港區、北部工業區,最后選中新陽工業區,確保符合瑞幸從進口到分銷的全鏈條需求。 為推動土地盡快出讓,海滄區專門成立“三級聯動”專班,區主要領導牽頭,有問題當天解決,切實克服了雨季施工難、市政配套不到位等問題,為早日供地、早日開工掃清障礙。 同時積極協助瑞幸把海滄基地從單純的工廠升級為集全球集采、智能制造和研發創新于一體的“全球標桿”,增加了讓老百姓深度體驗咖啡產品的展館,帶動了海滄咖啡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發展。 海滄近些年招商引資取得成績的原因有哪些? 海滄區已連續兩年在廈門市招商引資實績競賽評比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關鍵在于“定位準、機制活、措施多”。 定位準,全區上下始終堅持把企業的利益放在首位,圍繞企業需求抓服務、建機制、強保障、促發展;堅持結合海滄實際確定“3+3+4”的產業發展戰略體系,為海滄發展指明方向;堅持最大限度在本地挖潛推動企業增資擴產,為招商引資提供了最堅實有力的支撐。 機制活,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在全市首創“進不了窗口事項綜合服務中心”,針對企業落地、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建立部門會商、分管領導專題研究,區主要領導決策的三級協調機制,確保問題高效解決。 措施多,建立“立體式”多維度招商模式,聚焦融資、科研、政策、用地、場景、審批等多角度,為項目落地提供適配的措施支持。通過整合資源,讓招商從“拼政策”轉向“拼生態”,真正的招引到一批高科技企業,為海滄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