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集美區 > 嘉庚故里人文集美 > 奮進集美 > 集美報 > 正文

集美寧寶社區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2025-06-20 16:22:39? 作者: 馮立東?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近鄰黨建繪就幸福底色 老舊社區煥發文明新貌

集美寧寶社區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書寫了新時代文明社區的生動答卷

文達華庭小區電梯落成啟用儀式2.jpg

圖:文達華庭小區電梯落成啟用儀式。

2025年5月,中國文明網公布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名單,集美區杏林街道寧寶社區榜上有名。這個轄區面積1.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萬人的老舊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用“繡花功夫”破解基層治理痛點難點,讓“陌鄰”變“睦鄰”,從“老舊散”到“美凈齊”,書寫了新時代文明社區的生動答卷。

黨建引領: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的治理革新

走進寧寶社區,“把會議室搬到大街小巷”是社區黨委書記范春波的工作常態。這位退役軍人出身的“小巷總理”,每天穿梭于老舊小區間,皮膚曬得黝黑,一口山東普通話總能讓居民倍感親切。在他的帶領下,社區黨委將黨組織“觸角”延伸至網格樓棟,構建起“黨建引領、服務支撐、雙網融合”的治理模式。

社區將轄區劃分為10個網格,成立10個小區黨支部,推行“社區網格員+黨員樓棟長+物業管家”協同機制。在文華網格,48名黨員組建網格黨支部。退休黨員老林特別感慨:“以前想為小區做事找不到組織,現在黨支部建到了家門口,黨員終于有了‘主心骨’。”

針對小區管理難的痛點,寧寶社區推行“社區黨委+業委會+物業”三方聯建機制。在寧寶世家小區“聽鄰會客廳”,每月一次的黨建聯席會已成常態。物業主任掛職小區黨支部副書記后,推動公共收益分配改革,物業公司主動讓利33萬元用于小區二次供水改造。居民林女士點贊:“現在反饋問題當天就能響應,住得特舒心。”

社區13支志愿服務隊中,黨員志愿者占比超60%。在“路長制”共建活動中,11個共建單位認領了轄區11條主次干道,黨員們帶頭清理“牛皮癬”、勸導占道經營。

民生答卷:

從“痛點”到“亮點”的幸福升級

寧寶社區的老舊小區占比達70%,曾面臨“上樓難、停車難、環境亂”等諸多難題。社區黨委以“居民點單—網格接單—多方辦單”模式,四年間解決民生訴求500余件,讓老社區煥發新生機。

文達路6個相鄰獨棟樓棟的居民曾因無電梯困擾多年。網格黨支部聯合城管中隊逐戶走訪,協調資金、化解矛盾,最終促成全區首個老舊小區連片加裝電梯項目落地。78歲的王阿姨摸著嶄新的電梯感慨:“現在每天能下樓曬太陽,多虧了社區的‘跑腿’干部。”截至2025年6月,社區已完成15部電梯加裝,惠及300余戶居民。

海韻華庭小區曾因雜樹叢生、停車位不足被居民戲稱“野貓樂園”。社區引導業委會自籌20萬元,發動居民投工投勞,將荒廢綠化帶改造成智慧健身房和鵝卵石步道,黨員帶頭捐贈跑步機、空調等設備,居民自發成立“護綠隊”維護環境。范春波書記笑言:“居民主動改造家園,主人翁意識被激發,社區越建越美。”

針對無物業小區寧安里的椰子樹安全隱患,社區協調相關部門,經過多次協商,更換為鳳凰花樹,既消除臺風季砸車風險,又扮靚了街景;在金海灣小區,通過“居民出資+政府補助”模式,逐步更換30部老舊電梯,破解高層住宅“懸空困境”;全域推行“邊角地革命”,將20余處衛生死角改造成電動車充電棚和微型停車場,新增車位400余個,飛線充電投訴量下降82%。

文明浸潤:

從“文化惠民”到“精神共鳴”的生態培育

在寧寶社區,文明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社區以“15分鐘生活圈”為依托,構建起“老有頤養、幼有善育、青有優教”的文明生態。

社區組建舞蹈、太極拳、匹克球、桌上冰壺等16支文體隊伍,近四年來組織開展各類文藝演出和文化活動100余次,參加人數達到8000余人,多支隊伍在省、市比賽中斬獲金獎。每周二的“銀發議事會”上,老人們圍坐一起議社區事、提金點子,去年共收集建議47條,其中“增設樓道休息椅”“開辟寵物便便箱”等19條被納入民生清單。

依托“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社區聯合寧寶小學開設“四點鐘學校”,邀請退休教師、民警開展普法講座、非遺體驗等活動,年均服務青少年1500余人次。在高考志愿填報季,社區鏈接共建單位舉辦專場指導會,18名家長現場“取經”,最終12名考生被心儀院校錄取,家長們特意送來“貼心服務暖民心”的錦旗。

注冊志愿者1238人、年均開展活動125場——這是寧寶社區的“志愿密碼”。“愛心敲門隊”每日探訪獨居老人,“紅哨子巡邏隊”守護夜間安全,“厝邊巧手隊”為困難家庭編織愛心衣物,志愿者們用“微服務”匯聚起“大溫暖”。

從“問題社區”到“文明標桿”,寧寶社區的蛻變密碼,在于以黨建聚人心、以治理破難題、以服務暖民心。正如范春波書記常說的:“社區工作沒有捷徑,把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把居民的‘表情包’當作工作的‘晴雨表’,文明之花自然會開遍每個角落。”如今,這塊老舊社區的“文明試驗田”,正在為城市基層治理交出一份有溫度、有深度的答卷。(文/記者 馮立東 圖/寧寶社區居委會 提供 來源:集美報)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