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經濟 > 正文

廈門:?產業發展 這樣蓄力

2025-06-19 09:13:54? 作者: 李曉平?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產業發展 如何蓄力?

從廈門電子信息產業以及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人才申報,透視產業布局

廈門日報訊(記者 李曉平產業發展如何蓄力?人才是關鍵。人才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城市經濟角逐的關鍵要素。最近,廈門對外發布了電子信息產業以及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人才申報,廣招海內英才,釋放出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也傳遞出廈門在強鏈延鏈補鏈方面的布局。

無論是電子信息,還是新能源與新材料,都是廈門深耕多年的產業,具有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記者注意到,和往年不同,今年對于產業人才的需求更精準、更集中在高端和新興領域。

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 增強產業競爭力

電子信息產業一直是廈門的支柱產業,其中平板顯示產業是廈門首條千億產業鏈,廈門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相關載體也是全國十大優秀集成電路產業園區之一。這次人才申報中,電子信息制造業人才方面,就主要集中在平板顯示、集成電路領域;軟件信息產業方面則直指人工智能領域,這無疑是當前最火熱的新興賽道。

廈門一方面在算力補貼等政策上發力,另一方面在人才方面蓄力,尤其是重在吸引和培育產業高端人才。在這次最新的申報條件中,廈門對人才在研發、標準制定、行業影響力等方面要求更加精準。比如,要求人才主導或參與過國家級科技項目,或在行業頭部企業擔任過關鍵職務。這就是為了發揮高端人才的引領作用,提升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增強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格局中的競爭力,助力廈門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不僅政府,企業對人才同樣求賢若渴。“在推動技術突破上,最關鍵的是人才,最難的是找人才。”廈門紐立特電子相關負責人說,他們目前采取的是“總部+飛地”的方式,也就是將總部設在廈門,研發跟著人才走,在北京、武漢、四川均設立了研發基地。目前,他們自主研發的超快激光器已通過大廠測試,接下來將推進產品量產。

當前,國內大部分電子信息企業,用到的超快激光器以進口為主。紐立特電子這一突破,填補了廈門電子信息行業這一細分領域的空白。“我們也希望實現量產后,做大企業總部,吸引更多產業人才來廈門。”紐立特電子相關負責人說。

深化產學研用合作 向技術高地邁進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是廈門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廈門對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人才設定了嚴格且精準的申報條件,如在國家級榮譽企業擔任重要崗位、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等,充分體現了對該產業的重視。

廈門新能源產業規模已超千億元,正朝著“新能源產業創新之城”大步邁進,已形成了專業產業集群,融資活躍度領先全國。這些都離不開人才支撐,此次人才申報重點瞄準省級乃至國家級重大發明的帶頭人,還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技術創新的負責人,通過匯聚行業精英,來加速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推動產業規模持續擴張。

一方面政府吹響集結號,另一方面企業在應用上發力,共同推動產業向技術高地邁進。近日,廈企海辰儲能針對備受關注的儲能安全問題,進行了一場極限測試——全球首次開門燃燒試驗,歷經15小時極端充分燃燒后,海辰儲能5MWh 觸發預制艙體結構保持完整,相鄰三個箱體都沒發生熱蔓延,突破多重極限考驗,驗證了其系統安全防護能力。

這不僅為產品安全性能提供了背書,更為行業在安全標準制定與測試方法創新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與參考范例,重新定義了儲能系統防火安全等級,引領行業向系統級安全的新維度邁進。這背后離不開研發實力的支撐,日前,海辰儲能就聯合國家電力發展促進會、上海電力大學,共同成立新興儲能工程研究中心,著力于行業標準建設、深化產學研用合作等重點領域開展工作,還將推動海辰鈉電騰格里大基地首臺套等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加速新型鈉鋰電池儲能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申報只是開端 配套優化也關鍵

●李曉平

從這兩份人才申報,我們能看到廈門清晰的產業發展思路。一方面,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通過吸引電子信息產業高端人才,為產業注入新活力,使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借助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人才的集聚,搶占未來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實現產業的新舊動能轉換。

這不僅能帶動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還將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廈門,形成良性循環,提升城市經濟的整體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通過政府與龍頭企業雙向發力,吸引更多人才慕名而來,推動產業邁向更高、更新領域。當然,人才申報只是開端,后續配套政策的落實、人才發展環境的優化同樣關鍵。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