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人人草人人,色视频综合,狠狠色婷婷丁香六月,五月婷婷六月丁香综合,开心激情综合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 城事 > 正文

廈門助力彭陽朝那雞“飛”向全國

2025-06-16 09:32:29? 作者: 羅子泓?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從標準化養殖到全產業鏈發展

廈門助力彭陽朝那雞“飛”向全國

廈門日報訊(記者 羅子泓 彭陽融媒體中心記者 徐丹彤 張治

近日,位于寧夏固原市彭陽縣孟塬鄉椿樹岔村的朝那雞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現場,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施工,加快推進投產。

這一總投資100萬元的閩寧協作項目,將帶動1.5萬羽朝那雞規模化養殖,成為當地村集體經濟的新引擎,助力農戶增收。

從引進自動化加工生產線,到搭建電商直播供應鏈,“廈門力量”正推動彭陽朝那雞從地方特產升級為全國品牌。

從散養戶到產業村 閩寧資金撬動規模化養殖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彭陽朝那雞”肉質細膩、營養豐富,朝那雞蛋品質優良,受到消費者青睞。然而,過去的分散養殖模式制約了產業發展——養雞的農戶不在少數,但規模小、銷路窄,好產品賣不出好價格。

去年,彭陽充分用好閩寧協作資金,在孟塬鄉趙山莊村、虎山莊村及小岔鄉米溝村等建設了6個村集體標準化養殖場,改寫了昔日產業格局。雞場務工人員王志宏說:“標準化養殖場,加料加水都是自動化,效率提高很多,雞蛋也能從傳送帶輸送出來,我們只需要裝盤。”

趙山莊村和虎山莊村率先嘗到甜頭:趙山莊村引進雞苗1萬羽,目前已產蛋130萬枚,創收70余萬元;虎山莊村養殖1.5萬羽,年產蛋量450萬枚以上,村集體經濟凈增收20萬元。

兩村還通過“集體+農戶”模式,帶動160戶農戶養殖朝那雞1.6萬羽,建起標準化雞舍,戶均增收5000元。“村集體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我只需專注養殖,不愁銷路。”虎山莊村村民陳世偉說。

今年,510萬元閩寧協作資金再度落地5個村集體萬羽標準化養殖場,椿樹岔村便是其中之一。“隨著養殖場的建立,朝那雞的養殖產業正不斷向規模化、標準化轉變。”廈門援寧彭陽工作組組長文杰說。

給農產品上附加值 引進廈企延伸產業鏈條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彭陽全縣的朝那雞飼養量已達187.2萬羽,萬羽以上養殖場超過20家。

規模化養殖后,產品如何“身價倍增”?對此,廈門援寧彭陽工作組加大招商力度,從廈門引進加工和銷售企業,延伸朝那雞的產業鏈條,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

今年4月,廈門市天下集美文廣傳媒有限公司與彭陽縣簽約,投資建設農副產品供應鏈一體化項目,其中包括電商直播中心、產品溯源中心等;還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打造年供應量超2000萬枚的朝那雞蛋穩定供應鏈。

在廈門援寧彭陽工作組牽線搭橋下,閩籍企業僅用25天,在彭陽建成了寧夏美禾食品有限公司。“我多次到彭陽考察,發現當地的農副產品資源非常豐富。”寧夏美禾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志敏介紹。

目前,該企業的雞蛋卷生產線已投產,每年可收購朝那雞蛋200萬枚;下一步,還將增加月餅、槐花餅生產線,達到年加工5000噸農副產品的目標。

“從養殖到加工再到銷售,彭陽朝那雞已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成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文杰說。

從朝那雞到紅梅杏 “山海對話”賦能彭陽發展

“以前,朝那雞走不出縣城。現在,通過冷鏈直供,上海白領當天就能煲上朝那雞湯!”彭陽養殖戶老馬感慨地說。朝那雞不僅完成了?溯源認證,更通過電商直播、社群團購打入一線城市高端生鮮市場。

不僅是朝那雞。去年,酸甜可口的紅梅杏,也從2000多公里之外的彭陽縣翻山越嶺“飛”到海邊,首次大批量上了廈門市民的餐桌。

“廈門就像一座橋梁,一邊連著彭陽的優質產品,一邊對接著全國大市場。”文杰打比方說,不論是朝那雞,還是紅梅杏,都是廈門與彭陽立足當地資源,共同挖掘、培育出的特色農業品牌。在這場跨越兩千多公里的“山海對話”中,廈門以創新協作模式,書寫了鄉村振興的東西部協作新篇章。

今年4月,由天下集美公司建設運營的?“閩寧協作綜合服務中心”?在彭陽縣揭牌。天下集美公司透露,下一步,他們將建設彭陽農產品大數據平臺,用消費數據反哺生產端;?開發紅梅杏采摘節、朝那雞美食IP,讓“彭陽風味”變身旅游名片……未來,這條產業鏈還將繼續延伸,為彭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廈門動能”。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