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拼購返利”陷阱 廈門一非法集資團伙3個月卷走500萬
2025-06-15 13:14:22?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夏菁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6月15日訊(本網記者 柳綠 通訊員 廈法宣)6月15日是防范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日。隨著電商創新模式的快速發展,“拼購”“返利”等消費形式備受追捧,但部分消費者因過度追求“薅羊毛”收益,忽視了其中潛藏的非法集資風險。不法分子利用大眾“低投入、穩收益”的心理,將非法集資包裝成新型電商模式,極具迷惑性。 “拼購APP”實為非法集資工具,60人損失超400萬元 2021年,被告人曾某與于某等人共謀,通過某“拼購APP”以高額返利為誘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該平臺宣稱,用戶投資1200元購買禮包即可成為會員,參與不同金額區間的拼購活動。每N人組團成功后僅1人可“拼中”,累計拼中6次后可選擇5件商品委托平臺“原價”售出賺取差價,未拼中者也可獲得小額返利。會員賬戶余額需沉淀至第8天方可提現。 這一看似“穩賺不賠”的模式迅速吸引大量用戶參與。然而,短短3個月內,該團伙非法吸收60名用戶存款500余萬元,最終因平臺無法提現、客服失聯而案發,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逾400萬元。 法院判決:主犯獲刑7年,責令退賠損失 廈門法院審理認為,曾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431.74萬元,構成集資詐騙罪;于某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法院判處曾某有期徒刑七年,其余從犯獲刑八個月至不等,并處罰金,同時責令退賠受害人經濟損失。 警惕“拼購返利”類非法集資五大特征 此類犯罪依托網購軟件,操作便捷且貼近日常消費習慣,易讓人陷入“低投入、高回報”陷阱。消費者可通過以下方式識別風險: 1. 核查企業資質 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運營主體信息,警惕注冊時間短、注冊資本虛高、無電商經營資質的公司。 2. 警惕預存資金要求 正規平臺無需大額充值或設置會員等級返利。若要求資金轉入平臺賬戶,可能涉嫌非法集資。 3. 拒絕“保本高息”承諾 正規電商不承諾“穩賺不賠”,如宣傳“年化高收益”“邀請好友提現”等,需提高警惕。 4. 驗證商品真實性 虛假平臺常以“超低價拼團”為噱頭,商品無法發貨或價格異常,且設置高額退款門檻。 5. 關注監管預警與用戶反饋 定期查看金融監管部門通報及網絡投訴平臺評價,避免落入已被立案或預警的陷阱。 警方提醒:投資者應牢記“高收益伴隨高風險”,不輕信“穩賺不賠”宣傳,遠離非法集資陷阱。若發現可疑平臺,請及時向監管部門舉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