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童年的舊時光
2025-06-06 11:43:32? ? 來源: 集美報 責任編輯: 李霖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在女兒小荷尖尖般碧綠澄澈的世界里,默默回望我的童年,那些舊日小時光,如散落的珍珠,被歲月的海水一波一波地打磨成遙遠而溫馨的記憶。 從小生長在農村,淳樸濃厚的鄉風鄉情洗滌著我幼小的心靈。那時候滿臉童趣天真,有著樹林、山崗、溝壑、小溪、水庫、稻田的小山村是我們成長的樂園。 當小燕子從南方銜來一抹春色,小村漸漸地被綠色點染。那些盛開的白色苦菜花,黃色蒲公英,像鑲嵌在毛茸茸地毯上的花朵,親切自然。我們小伙伴成群結隊,挎著柳條筐到山坡田埂挖野菜。輕風吹拂著衣襟,飄動成鄉村的一道風景,而我們是那風景里閃爍的星星。 炎熱的夏天,我們一起到村頭小溪里疊壩摸魚捉蝦,到茂密的樹林里找鳥窩掏鳥蛋。如果幸運的話,還能找到埋在草叢荊條里的野雞蛋。在那一望無際的稻田里,我們抓青蛙捉蜻蜓。一次,哥哥逮了好多只青蛙讓我抱在胸前,沒想到回來的路上青蛙甩了我一身黏黏的仔,我哭了,他們笑了。 秋收季節,我們給忙碌的大人們送飯,有時也替他們掰苞米,割谷子,撿棉花,拾豆子。渴了,嚼上幾根高粱甜桿;餓了,啃幾個剛挖出來的地瓜。一場秋雨后,我們到樹林里采蘑菇,那些雞腿菇,大油蘑,草蘑,帶著秋色的香馨,陶醉了我們兒時的夢。 寒冷的冬季,渴望下雪,我們好玩堆雪人打雪仗。那時我們仿佛不知道冷,扛著自制的雙刃冰車、單腿驢去河套滑冰。風中和小伙伴們玩鄉下的游戲,打口袋,跳格子,推圈,打尜。我樣樣玩得都不賴,他們爭搶和我一伙,讓我覺得很榮耀。 鄉下的孩子一般上學都晚,我九歲才上一年級。那時農村沒有幼兒園,我沒學過拼音、算術,更沒學過英語,一切知識都是從拼音aoe和數字123學起。買不起新書包,就背媽媽手工縫制的布兜;沒有新文具,就撿哥哥剩下的鉛筆頭、寫完一面的破本子。可是物質的匱乏沒有消磨我的意志,學習上從來不用家長操心,第一年就當上了學習委員,之后又當上了班長,直到后來的大隊長,讓很多孩子們羨慕不已。學校勤工儉學時候多,打草撿糞等活動,我都積極響應,最后總是能得到學校的物質獎勵。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稍長,和大人們一起到生產隊出班,慢慢地學會了鏟地、間苗、打棉花尖、收割等農活。放學后,主動做家務,喂豬喂雞,壓水澆園子,生火做飯,炒簡單的菜,用自己的勤勞減輕家里的負擔。晚上才在煤油燈下看書寫作業,小臉熏得像包公。 農村孩子沒有電動玩具,沒有圖書畫報,收聽兒童廣播是唯一的娛樂方式,生活很清苦單調,所以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是我們最盼望的一件事。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排幾個簡單的節目,沒有華麗的服裝,沒有音響伴奏,但我們表演起來很用心。在慶祝會上,還會表彰校一級的優秀少先隊員。每年我都會獲得這一獎項。最難忘的是小學六年級的那個六一兒童節,我們校園門口那棵古老的槐樹下集合,畢業生代表用演講朗誦的方式表達對小學生活的眷戀和對老師的感謝之情。之后我們載歌載舞慶祝最后的節日,彼時的歡聲笑語至今想起來仍是那么激情蕩漾。 那一年,我14歲。童年的那枚紅水晶漸漸和我分離,留下的只是散落在枕邊晶瑩剔透的光陰。 (來源:集美報)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