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僑領曾孫來廈尋根謁祖
2025-06-06 09:25:26? ? 來源: 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愛國僑領曾孫來廈尋根謁祖 柯全壽抗日愛國事跡再次被大家所認知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樹金)6月4日,廈門海滄區東嶼村來了兩名特殊的客人——印尼著名愛國僑領、僑醫柯全壽(1893—1948)的曾孫Emile Kwa及其女友,他們從荷蘭遠道而來尋根謁祖。 當天上午,在海滄區僑聯、海滄區東嶼柯氏宗親會等單位相關人士的陪同下,Emile Kwa及女友參觀了東嶼柯氏家廟“享德堂”,通過資料了解曾經的東嶼村村貌。隨后,他們與東嶼柯氏族人及各界人士進行了座談。Emile Kwa表示,先祖移民印尼,至今可考的已有七代,家族墓碑上刻著來自“東嶼”的文字,多年來他一直執著于尋找祖地。海滄區東嶼柯氏宗親會會長柯志超介紹,據相關文史資料,1893年1月4日,柯全壽出生于印度尼西亞中爪哇沙拉迪加一個華僑世家,其先祖是從海滄東嶼村出發,南下爪哇島謀生??氯珘垡咽且凭佑∧岬牡谒拇W剷?,柯全壽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支援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組建華僑救護隊奔赴祖國抗日前線的愛國事跡再次被大家所認知。 海滄區僑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17年7月,Emile Kwa的父親柯崇麟及夫人特地從荷蘭來到中國,后在海滄東嶼村順利尋根謁祖。如今前來尋根的Emile Kwa正是柯崇麟的兒子??轮境瑢λf:“我們這里許多長輩仍記得你們家的故事。論輩分,我是你的族叔?!盓mile Kwa也很高興,他表示,雖然他們的姓名已是外國名,但仍在姓氏中保留了“柯”的元素。他還說:“一直聽家人講述曾祖父的故事。這趟尋根之旅,我找到了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很有意義?!?/span> 背景 為祖國抗日戰爭募捐 組織醫療隊馳赴前線 近年來著力于研究柯全壽家族華僑史的廈門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廈門日報原主任編輯盧志明介紹,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東南亞掀起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熱潮,柯全壽很快成為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抗日骨干。一方面,作為印尼進步媒體《新報》集團主要成員之一,柯全壽與《新報》領導核心商議,決定加大抗日宣傳,并為祖國抗日戰爭募捐。據統計,抗戰期間,印尼華僑匯寄到中國的捐款達400多萬印尼盾,其中近一半是由《新報》募集的。另一方面,柯全壽先后組織四批醫療隊,每批十多人,馳赴祖國抗日前線救死扶傷,受到中國紅十字會和前線抗日官兵的高度稱贊??氯珘圻€和洪淵源、司徒贊等僑領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募捐,并購買急救藥品和救護車。四年共募捐了5000多萬港元,連同各類物資,陸續寄給中國紅十字會和“保衛中國同盟”,再轉發給中國各地的抗戰軍民。1942年3月5日,日軍占領雅加達后,將柯全壽抓捕并先后關進兩處集中營??氯珘垭m飽受折磨,但拒不投降,并堅持為難友治病。直至日軍投降,柯全壽才走出黑牢。 1948年3月14日,柯全壽病逝,出殯那天,雅加達萬人空巷。印尼民眾為柯全壽設立半身銅像,銅像下用中印兩種文字刻著:“他把一生獻給病人,特別是一貧如洗的病人,并且引導和帶動同仁們投入這個服務事業。”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