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名醫 |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李強:脈沖場消融術點燃“心”希望
2025-06-05 18:47:19?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d1dd244af7f4d3226ca1133ef6f220a8 李強為患者實施手術(右一) (受訪者供圖) 東南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劉學佳 夏菁 李奇)6月6日中國房顫日來臨之際,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簡稱“廈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強接受專訪,就房顫防治等相關問題分享專業見解,呼吁公眾要提高對房顫的認識,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共同守護“心”健康。 房顫危害不容小覷:致殘致死風險高 “房顫是最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心房頻率每分鐘可達350次到600次。”李強提醒,房顫最主要的危害是可能引發血栓栓塞,尤其是腦卒中,也就是俗稱的中風,嚴重時能導致患者死亡或殘疾。患者會出現心跳不齊、心慌、頭暈、體力明顯下降等癥狀,嚴重的還會引起心臟缺血,導致心絞痛。 “房顫患者腦卒中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到6倍,死亡率也比正常健康人群多出一倍。”李強提到,根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房顫患病率為1%,80歲以上更是超過10%,目前我國的房顫患者可能超2000萬。 脈沖場消融術:房顫治療的精準化突破 作為中國首批房顫中心,廈心醫院在房顫治療領域不斷探索創新。2024年底,醫院在國內首批使用脈沖場消融術治療房顫患者,目前已成功完成數十例,治療效果顯著。 “與傳統治療方式相比,脈沖場消融不依賴加熱或低溫,僅針對病變心肌進行精準治療,對周圍的食道、其他重要組織和神經幾乎沒有影響,是一種精準高效的治療方式。”李強介紹,該技術手術時間短、病人痛苦少,治愈率和成功率高,嚴重并發癥少見,術后病人恢復快,幾乎沒有明顯不適感。 此前,一位82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因年齡大,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心功能不佳,傳統治療方式長時間操作易引發術中及術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經過充分評估討論后,廈心醫院采用脈沖場消融治療,手術過程迅速,消融過程不到20分鐘,相比傳統方式節省一半時間,術后患者房顫未復發,不適感幾乎沒有,兩次門診復查反饋良好。 早期發現與預防:健康生活是關鍵 李強提醒,房顫多發于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瓣膜病患者。另外,不良生活方式也會導致房顫高發,肥胖、酗酒人群發病率顯著升高。因此,控制體重、適當限制酒精攝入或戒酒,對預防房顫至關重要。 在早期發現房顫方面,李強給出建議:“老年人一定要定期體檢,這是發現房顫非常重要的方式。”隨著監測技術的進步,數字化技術和穿戴設備為房顫篩查提供了新途徑。“現在很多患者通過智能手表發現房顫問題,部分因此來就診的患者,經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證實房顫診斷是正確的,對于高危患者,使用這類設備進行篩查值得提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