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護航,健康贏“考”| ?醫生為考生和家長開出“減壓處方”
2025-06-05 18:47:27? ? 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劉學佳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eb2a500efc58b6a4a0affc11326b98a 杏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室醫生郭藝紅(東南網記者 李奇 攝) 東南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李霖 李奇)高考即將來臨,考生容易遇到免疫力下降、作息紊亂、食欲異常、心理壓力大等健康問題。近日,記者走進廈門市集美區杏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邀請醫務人員分別從疾病預防、飲食問題、心理健康三個角度為考生送上“健康錦囊”,為即將面臨高考的考生及其家長提供科學、實用的健康指導,幫助考生以最佳身心狀態迎接考試。 隨著高考臨近,考生心理壓力問題備受關注。杏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室醫生郭藝紅針對考生常見心理困擾及應對策略進行專業解讀,并為家長提供科學支持指南。 郭藝紅指出,高考生普遍面臨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逃避學習等心理反應。“這些是面對重大挑戰時的正常生理和心理反應,”她強調,“適度壓力可激發潛能,關鍵在如何將其轉化為動力。”她特別提醒,考生不必與壓力對抗,要理解這是“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反應,而不是你的軀體上真的有什么問題”,這樣能有效避免陷入惡性循環。 實用減壓方法:呼吸法、肌肉放松與積極轉念 針對考場即時減壓,郭醫生推薦兩種易操作的技巧。其一是“478”深呼吸法,即用鼻吸氣4秒,屏息7秒,用口緩緩呼氣8秒,約20秒完成一次循環。考場上出現緊張或“大腦空白”時,連續數次可有效平復情緒。另外,緊張時還可使用漸進性肌肉放松法,具體方法為:主動繃緊身體某部位肌肉(如握拳、咬牙),再驟然放松,體驗緊張與松弛的差異,掌握放松技巧。 對于日常減壓,郭醫生建議通過繪畫、寫日記梳理情緒,或借助聽音樂、泡澡、游泳等活動放松身心。考試期間需保持規律作息,睡前半小時遠離電子產品,若遇失眠,可閱讀減壓書籍或平靜回憶當日所學。 考場突發應對:跳過難題與“游戲通關”心態 遇到難題,腦子“卡殼”了怎么辦?郭醫生建議,可以暫停答題,抬頭看鐘表、觀察環境或閉目冥想,待情緒平復后再嘗試。若仍無解,果斷跳過做下一題,建立信心后回頭再戰。 她表示,完成一門考試后,需要及時調整心態,考試與考試間隙避免對答案,讓大腦充分休息,將下一科視為“游戲的新關卡”去攻克。 郭醫生建議考生不要太關注考試結果,而將焦點從不可控的結果轉向可控的備考過程,“結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只要自己努力復習的知識已經內化,努力認真付出過,就無需自責。” 建議家長:要做“調節器”,而非“增壓閥” 郭醫生特別提醒,家長的言行對考生心態影響顯著,要避免——反復嘮叨、追問復習細節,還有叮囑“別緊張”,“因為‘別緊張’‘別有壓力’這種詞反而形成心理暗示,起到反效果。” 她建議家長做三件事——共情傾聽,即理解孩子狀態,不加評判地接納其情緒宣泄;溫暖支持,即適時給予擁抱,表達“我理解你的感受,我們一起面對”;勞逸結合,要陪伴孩子進行適度運動或互動,助其暫時抽離學習壓力。 郭醫生指出,若考生出現拒絕交流、厭學、飲食紊亂(絕食或暴食),或頻繁嘔吐、腹瀉等軀體化癥狀,甚至自殘、傷人毀物等行為,家長需高度警惕,及時尋求專業心理干預。 高考在即,郭醫生為全體考生送上鼓勵:“放下心中的壓力,我們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大目標。”她呼吁考生接納壓力,善用方法,以更從容的心態迎接人生大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